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弄清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

——《論馬克思揭示的社會發展一般規律》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張啟華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生產關系研究》(批准號為99BZX002),最終成果為專著《論馬克思揭示的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課題組主要成員:有林。

  該項成果共有十九章:一、人類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二、社會生產方式﹔三、生產力是在社會生產中所發生的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四、社會生產關系范疇﹔五、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六、生產資料所有制和所有權﹔七、生產關系的一般和特殊(共性和個性)﹔八、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決定作用和反作用﹔九、階級和階級斗爭﹔十、上層建筑是為產生它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十一、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十二、關於社會發展動力﹔十三、社會經濟形態及其劃分﹔十四、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上)﹔十五、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下)﹔十六、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必由之路﹔十七、階級的消滅和無產階級專政﹔十八、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十九、必須牢固樹立起的幾個基本觀點。各章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是:

  第一章,以1846年馬克思給安年科夫的信和為《政治經濟學批判》所寫序言為主要依據,通過對布熱津斯基、卡爾·波普和我國近年來所出現的否認社會發展有規律性的觀點的批判,進一步闡發了人類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這一觀點,並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第一次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作了較為系統的闡述。

  第二章,先簡要說明物質生產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生活從而整個現實歷史的基礎,說明生產方式所包含的兩個方面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對立的統一﹔然后重點申明不能混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界限。本章追述了發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而近年來又被有的學者大肆宣揚的兩種把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及其社會形式相混淆的觀點,並闡述了自己的不同意見。本章還對在什麼意義上可以說生產力具有社會性,怎樣理解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的“資本的生產力”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的生產力“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對所謂“生產力二重性”說特別是對所謂“生產關系二重性”說的商榷,以及對馬克思恩格斯的話的理解,都有新意。

  第三章,本章和過去談論生產力的論著不同,把“勞動組織”特別是科學技術納入生產力,並列專節加以概述。本章還對什麼是“精神生產力”以及它同“物質生產力”之間的關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至六章,基本內容是,認定生產關系是通過物的佔有所發生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認定生產資料所有制從來是生產關系中的根本問題,而這又隻有通過它在生產、交換、分配等領域的實現才能得以顯現﹔認定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現。在這三章中,還討論了斯大林關於生產關系定義的得與失﹔還探究了Eigentum這個德文詞的含義,指出在馬克思以前它確實僅是個法律用語,隻有財產、所有權的含義,馬克思則賦予它以新的含義,即“所有制”的含義,用來表示所有制關系,成為生產關系中的重要范疇。

  第七章,首先肯定了生產關系是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其一般性主要是:生產關系是一種為生產力所決定的物質關系,而不是由人們隨意選定的﹔生產關系有它的固有的內容,而不是由人們隨意安排的﹔作為生產關系總和的社會經濟形態的劃分有它的客觀標准,而不是由人們隨意判定的﹔等等。研究認為,所有這些雖然都還沒有深入到特定生產關系的內部,但研究它們是有意義的。不過,不應把它們作為研究的重點,重點應是研究某種社會所特有的本質規定。在本章中,我們明確提出不能把事物的二重性同一般和特殊(共性和個性)這兩個既有關聯又相區別的范疇混為一談,並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証。在本章中,我們還表明了不贊成生產關系二重性的觀點。

  第八章,基本上是闡述一般原理,有一處較有新意,這就是提出對於生產關系同生產力適合或不適合,都不能作絕對化的理解。

  第九章,此章基本是闡述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批判資產階級學者否認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階級和階級斗爭。

  第十章,此章值得介紹的是比較詳細地引述了恩格斯晚年在許多信件中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辯証關系的全面論述。在這些論述中,恩格斯既重申了他和馬克思一貫堅持的歷史唯物主義一元論的觀點,但是又針對當時的情況著重闡述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著力批判的是把歷史唯物主義庸俗化。經過恩格斯的補充論述,使唯物主義歷史觀更加全面、更加完滿。因此,研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歷史唯物主義,必須把以前的論述同這時的論述結合起來。本章再一點新意就是回顧了粉碎“四人幫”后對他們批判所謂“唯生產力論”的再批判。

  第十一章,著重闡述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馬克思主義觀點,對批判這一觀點的觀點進行了反批判。它的現實意義在於,不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就很難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很難堅持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第十二章,此章除正面闡述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外,還同兩種觀點進行了商榷。一種是,認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是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而是生產力所具有的“物質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矛盾運動,說這才是使生產力得以“自己增殖自己更新”,而生產關系只是生產力發展的外部原因,它隻有“通過生產力內在聯系”才能對生產力發生影響﹔另一種,實際上是認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直接表現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同所有制關系的矛盾運動。這一章還談到如何理解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第十三章,論証了五種經濟形態的劃分是最基本的標准,批評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一些人(包括托派分子和資產階級學者)對五種經濟形態劃分的否定和攻擊。然后用歷史事實來闡述“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本章的新意在於,用一節專門從方法論方面論証“五種社會經濟形態都是抽象出各該社會典型的、純粹的形態”,並指出不這樣做,就區分不開不同性質的社會。

  第十四、十五章,首先追述了資本主義產生以來的發展歷程和進入壟斷階段以后所發生的新變化,接著分析了促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后經濟快速發展的幾個主要原因——在不超出資本主義性質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進一步調整、科學技術革命、經濟軍事化和強化對外盤剝,最后用事實論証“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矛盾最終要把它推進墳墓”。

  第十六章,提出了這樣的見解: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論述,共產主義的兩個階段同屬於一種社會形態,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大於區別點。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是在第一階段還存在資產階級權利。接著對資產階級權利表示了同流行了二十多年的觀點不大相同的看法。

  第十七章,有新意之處在於,怎樣理解列寧關於“社會主義就是消滅階級”的論斷。根據列寧的著作,可以判定,列寧這句話不能像過去那樣理解為作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社會主義是消滅階級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要延續到共產主義高級階段。而是說,“完全建成的社會主義”、“完全的社會主義”是消滅了階級的。也可以這樣說,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就是消滅階級的過程,而這沒有幾百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至於如何界定建成社會主義之前的國家和社會的性質,研究認為,隻要是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共產黨的領導下,隻要是國家政權掌握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手中,隻要社會主義公有制佔主體地位,國家就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就應是社會主義社會。當然,這還沒有達到作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程度,還不是“完全的社會主義”,而是建設中的社會主義。

  第十八章,此章是前一章的延伸。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從來不是丟開人去談社會,就共產主義談共產主義,他們談到共產主義時,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可以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共產主義的核心內容,是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因為共產主義社會就是由這樣的人所組成的聯合體。本章在正面闡述的同時,還批評了用資產階級自由觀來歪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觀點,把集團所有說成就是未來共產主義才能真正實現的自由人聯合體,以及對“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作片面理解。

  第十九章,這一章是全書的結論,是在更高的層次上對上面所談內容的概括。

二、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央多次指出並在十六大報告中做出概括:“在全黨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教育,大力弘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拓展和深化,而決不是離開馬克思主義重起爐灶。這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本課題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這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對象,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對此,正如書中序言說:“近年來,在我國,有的著作明顯地歪曲或篡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著作,用一國或幾國短時間或特殊性的事實,去否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於社會發展規律的論點。至於公開反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著作和文章,也多了起來。當然更多的情況是,一些贊成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論著,由於認識問題的角度和方法等的不同,對馬克思主義某些基本觀點的理解存在著明顯的分歧。這種分歧過去有,今天有,將來也會有。在回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歪曲、否定的同時,依據百家爭鳴的方針,開展對有分歧的問題的正常討論,不僅有助於認識的深化和統一,而且對研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逝世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也是有益的。因為研究發展,不能不對被發展的對象有個比較准確的了解。由此我們想到,在以研究馬克思主義幾次裡程碑式的發展為主的條件下,不妨針對上述情況,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即專門研究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到底是什麼,各項原理及其相互關系究竟怎樣。為此就必須像有的學者所說的,‘弄清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