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

——《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杭州師范學院金雅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批准號為03CZW002),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

  這一研究成果主要由梁啟超美學思想的邏輯脈絡、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四大范疇、梁啟超的文藝思想與藝術美論、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價值與啟迪等四大部分組成,研討了梁啟超美學思想的發生發展概貌、基本建構規律、主要理論內涵、重要范疇命題、整體精神特質、根本方法特征、基本理論價值與局限,在此基礎上對梁啟超美學思想融會中西的理論特質、承前啟后的理論地位進行了論述,並從新的世紀之交民族美學學科建設與人文理想建構的現實條件與需求出發探討了梁啟超美學思想對於今天民族美學與文化建設的正反啟示。此外,該成果還附錄了《梁啟超美學及相關論著簡目》、《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主要論著簡目》、《梁啟超美學文化言論輯錄》等三個資料附錄。



  梁啟超是中國近現代民族新美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梁啟超美學思想是中國美學思想近現代轉型的一個重要范型,是19至20世紀之交中西文化撞擊和古今文化交替的一個獨特的民族文化產品,在20世紀中國現代美學思想的建構與發展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實際影響力和理論典型性。而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對這一代美學思想家(以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為主要代表)及其理論成果的研究是美學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王國維身上。在梁啟超思想研究領域,長期以來,國內外學界的視點主要集中於政治和社會思想,在學術思想上則側重於哲學和史學。關於梁啟超美學思想的研究,不僅在數量上不是很多,而且在研究意識、研究視角、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上都較為滯后。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研究意識的局限。二是研究范圍的狹隘。從總體上看,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實際成果尚未得到完整總結,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也遠未獲得充分發掘。



  梁啟超美學思想是中國近現代特定的社會現實與文化語境的歷史產物,是特定社會與獨特個體的雙向互動,是梁啟超整個思想文化創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梁啟超堅持啟蒙新民、學用相諧的學術宗旨,除心奴反依傍、自由獨立的學術原則,化合結婚、為我所用的學術方法,在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轉型期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創構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貢獻。

  梁啟超美學思想發端於19世紀末,主要完成於20世紀20年代。在縱向上以歐游為界分為1896年至1917年的萌芽期(前期)和1918年至1928年的成型期(后期)。萌芽期主要以文學思想特別是文學體裁變革為中心,體現了新的文學審美意識與文體審美理想的萌芽﹔成型期主要以哲學美學與藝術美學為兩翼,圍繞趣味美理想的建構與趣味人格的建設,探討了審美、藝術、生活相統一的美學理想及相關的具體問題。

  趣味是梁啟超美學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核心理論范疇。梁啟超提出了“趣味”即美的本體性界定。但梁啟超所界定的“趣味”既非中國傳統文論中的藝術情趣,也非西方近現代美學中的審美情趣。在本質上,梁啟超的“趣味”是一種潛蘊審美精神的生命意趣,具有鮮明的人生實踐向度與精神理想向度。梁啟超強調趣味的本質就是“無所為而為”和“為而不有”的統一所達成的“有責任”的“趣味”。他認為“為”即人類個體存在的本然姿態,真正的人不僅要“為”,還要超越個體之“為”的成敗之憂與得失之執,達成“不有”的境界,實現並體驗個體與眾生與宇宙“迸合”之“春意”,即體驗人生的趣味之美。不有之為的趣味之境既是梁啟超的理想人生,也是梁啟超的審美至境。梁啟超認為實現“趣味”的人生的關鍵就是“趣味”人格的建構﹔趣味人格的建構既要在生活實踐中涵養,更有效的途徑就是藝術審美教育。早期,梁啟超初步提出了“力”與“移人”的命題﹔后期,進一步闡發了“趣味”與“情感”的范疇。四大范疇內在地貫通了梁啟超審美人生、現實人生與藝術人生緊密相融的美學致思,構筑了一個以“趣味”為核心、“情感”為基石、“力”為中介、“移人”為目標的獨特美學思想體系。



  從整體上看,梁啟超美學思想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征:(一)在理論體系上,梁啟超美學思想以美學范疇為紐結,以美學命題為血肉,以哲學美學和藝術美學為兩翼,構筑了一個既非顯性邏輯范型又具有內在邏輯根基和邏輯脈絡的人生論美學思想體系。(二)在理論取向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始終以人生為自己關注的終級目標,將對美的理論思考與理想的人和人生的建設相統一,強調求是與致用的統一。(三)在思想特質上梁啟超美學思想既重視美的趣味理想與情感特質,又將美與真、善相聯系,試圖用理智與道德來調和情感,體現出啟蒙意向、人文理想和倫理意蘊的某種個性化整合。(四)在學術方法上,梁啟超美學思想折射著中國傳統批評與西方經典學術的多重特征,體現出中西融匯的自覺努力與轉向。(五)在學術風格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充滿了激情與創造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主體特色。

  梁啟超前后期美學思想各有特色,並在學術意識、理論視野、理論內涵、理論深度、方法形態上有重要發展﹔但在學術取向上始終堅持美的啟蒙意義,以審美介入人生,在整體上呈現出“變而非變”的演化特征。同時,它以“不有之為”的趣味主義理想為核心,以趣味、情感、力、移人為主要范疇,構筑了一個極富個性初具規模的人生論美學思想體系。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創構呈現出趣味理想、尚實意識、人文品格、科學意向四大基本精神特質與重化合、創新變、揚個性三大重要方法特征。它既充滿了矛盾與變化,又在不斷探索中發展、豐富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梁啟超美學思想對於20世紀中國美學思想發展的貢獻主要在於開辟疆土與過渡轉型。梁啟超美學思想已經涌動著新的美學意識的萌芽,並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新的美學范式的萌辟,其發展演化的軌跡典型地濃縮了西方近現代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美學意識的整合在中國近現代轉型期的主流走向及其演進的基本規律特征。作為中國美學思想發展歷史圖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頁,其兼濟學術文化重建與社會人生重建之雙重使命的學術理念、開放自信創新的學術姿態在19至20世紀之交中國美學與文化的現代性探索中具有不容忽視的深刻影響與重要價值。同時,梁啟超美學思想具有不可否認的時代局限與個體局限,主要表現在論証方式與思維上,好作偏激之論﹔論証內涵上有時顯得粗疏﹔對某些美學與藝術問題在思想認識上尚不夠到位。

  梁啟超美學思想既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也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啟思。從整體上看,梁啟超美學思想創構所涉及的根本性立場與方法問題是:一是中西交融與民族性的關系問題﹔二是古今交替(轉換)與當代性的關系問題。其理論觀點、方法實踐對新世紀之交民族美學建設、人文理想建設均具有重要啟思。

  總的來說,該成果以豐富的一手資料和較翔實的理論論証對梁啟超美學思想作了比較系統的梳理總結和有一定理論深度的闡釋評價,尤其對梁啟超美學思想的趣味范疇與趣味美理想進行了理論發掘,對梁啟超美學思想的縱橫邏輯脈絡進行了梳理,並從學理與實踐兩個方位對一系列重要問題展開了探討。該成果對提升梁啟超美學思想在中國美學思想及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對中國民族思想文化資源的整理發掘,對新世紀人文理想建構均具有積極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