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中國社會科學院徐碧輝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4BZX063),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聶振斌。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中國現代哲學和現代美學一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見証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爭論、動蕩與激變,反映出中國現代化歷程中的思想文化軌跡。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它經歷一個誕生、發展、成熟和走向深化的過程,同時也經歷了本土化、中國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值得記取的教訓。20世紀下半葉,當馬克思主義確立為指導思想后,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也走向了它的第一個高峰,在激烈的學術爭論與交流中,誕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科形態——實踐美學。因此,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風雨歷程進行全面的回顧和反思、對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的過程和意義進行全面分析,就成為新世紀美學走向深入的一個前提和基礎。

  該成果立足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全面考察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從誕生、發展到全面展開、創立自己的學說的過程,並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哲學和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成果大體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和分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誕生、發展的過程、其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等問題,同時,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分析考察,以資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參照與借鑒。該成果把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的產生和傳播過程與中國的現代性啟蒙問題聯系起來,討論了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現代性啟蒙過程中,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曾經起過的作用,分析了作為新功利主義美學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作為超功利主義美學的中國現代美學形態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闡述了實踐美學的產生過程和發展階段,論述了實踐美學在克服20世紀前半期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狹隘功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也指出,在實踐美學中個體與群體、感性與理性、歷史必然性與個體偶然性之間的內在緊張和矛盾。

  第二部分分別論述了蔡儀、李澤厚、朱光潛、蔣孔陽、劉綱紀等人的美學學說,客觀地分析了他們的學說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發展所作的貢獻以及不足之處。蔡儀作為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創始人,在批判資產階級美學的各種唯心主義學說和堅持唯物主義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完整系統地建立起美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家。從這個意義上說,蔡儀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史上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但是他把美學建基於認識論學科,缺乏價值論維度,因而對於美的本質等問題的論述有諸多缺陷,同時也為后人發展馬克思主義美學留下了學術空間。李澤厚作為中國實踐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康德的先驗唯心論,同時,創造性地吸收和融合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容格的“集體無意識”學說以及克萊夫·貝爾“有意味的形式”說,把馬克思主義美學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和歷史發展的基礎之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現實性、實踐性、理想性與人文性,對20世紀后期中國的現代性思想啟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李澤厚實踐美學的一系列概念,如“主體性”、“積澱”、“文化-心理結構”等都超越了美學范圍而進入中國當代社會的公共話語層面,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的學術表達。但是,在思維方式和學科建構方式上,李澤厚始終有一種二元論傾向,在他的學說中存在著諸多二元對立的概念或范疇,如感性與理性、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歷史總體與感性個體、外在自然人化與內在自然人化等等。一方面,他試圖以辯証論方式把它們統一起來,使他的美學顯示出一種思想和邏輯的深刻性﹔另一方面,這些矛盾對立的存在,又使得他的學說有時候呈現出內在的矛盾性。朱光潛解放后真誠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對自己過去的美學觀點進行認真的批判和清理,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如“藝術活動是一種生產勞動”,“美是一種意識形態”,實踐不僅包括物質生產,還包括像藝術創作、審美欣賞這類精神性活動。這使他雖然和李澤厚相互爭論,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和意義上構成了相互補充。蔣孔陽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博採西方古典和現代美學眾家之說,特別是注意吸收現代西方哲學美學的新學說,創立了以實踐論為基礎、以創造論為核心的審美關系學說,把美看作是多層累的創造,是對積澱說的一種合理補充,開啟了實踐美學的另一種思路﹔劉綱紀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體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實踐批判的存在論美學,同樣也構成了實踐美學的一個維度。正是這些學者多角度、多側面地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解與闡釋,才構成了20世紀后半葉中國美學的繁榮和多元發展的局面。

  第三部分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界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爭論作了一個概要地回顧,並對90年代以來實踐美學的一些新的發展動向作了簡要地描述。既包括20世紀80年代即已參加過實踐美學爭論、並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如楊恩寰、李丕顯等在90年代以來的發展狀況,也有一些更為年輕的學者對實踐美學的繼承、發展,如朱立元提出“實踐存在論美學”,張玉能“重樹實踐美學的話語威信”,等等。對於后實踐美學在批判實踐美學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生存”、“實踐”、“異化”、“自由”等﹔基本命題如“人化就異化”、“實踐就是異化勞動”、自由隻存在於非現實的“超越領域”等,進行了深入而客觀地分析。通過分析,成果認為后實踐美學對這些概念的使用上多有不當之處,這些命題基本上無法成立。

  第四部分試圖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基本觀點出發,回答“21世紀美學何為”的問題,提出如何從美學角度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部分也是作者在批判繼承各位前輩學者學說的基礎上對新世紀美學理論建構與社會作用等問題提出的自己的思考與見解。自馬克思開始,哲學的重心便已從認識論轉向了實踐論,馬克思以后,又轉向了個體生存論。哲學在今日世界的作用不在於像古代或近代哲學一樣探討世界的本源或本體——因為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可以由科學去回答——而在探討人生和命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今日所要探討的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況,人類的命運,是從“人活著”這一基本事實出發,向“人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延伸。物質生產的工具本體解決的是“人活著”的問題,而“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則應該屬於心理本體所要解決的問題。從人類發展來說,工具本體走到今天,其唯一的本體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精神問題、心理問題從歷史的背后走到了前台。這樣,歷史與邏輯走到了一起。哲學的追問最后走向了美學,而歷史的發展也同樣走向了美學。發掘工具本體的詩情畫意、實現自由而全面地發展、自由而詩意地生存成為歷史向今天和未來的人類提出的任務。換言之,在工具本體所造成的物質力量之外,建設一種價值論、意義論的人生本體,已成為當務之急。

  該成果認為,這種人生本體,在宗教神學的信仰崩塌、道德形而上學同樣歸於失敗的當今之世,隻能是體現人際之間相互關懷、理解和愛護的情感。情感一方面連結著生命的本能欲望,是心理功能的升華,另一方面包含著后天的道德修養,是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世界的愛與責任擔當。它以中國傳統的血緣親子之情為基礎而又超越狹義的親情,同時它借鑒了西方啟蒙學者的自由、平等、博愛學說的精神內涵。這種愛,小而言之,是一種同情之心,即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廣而言之,它是一種胸懷天下、“仁民愛物”的博大深層的普遍之愛。這種愛,在對待自然的關系上,是對自然的尊敬、欣賞、感恩與敬畏之情。這便是實踐美學在實踐論基礎之上所提出來的情本體理論。

  情本體的建構也是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該成果對如何從美學角度建構和諧社會提出了理論上的解釋,認為和諧社會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主要應該對生態美的建設,從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上說,主要應該提倡“人的自然化”、追求在工業化現代化基礎上新型的天人合一的自由審美境界﹔從人的心理建構上說便是“情本體”的建構。

  該成果史論結合,能夠更為深刻地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地位、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點面結合,既有對整個實踐美學的總體理論考察與評價,又有對實踐美學的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此外,還對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美學爭論作出了描述與分析﹔對從美學上構建和諧社會提出了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的大膽假說,提出了“生態美”概念,並聯系“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傳統美學概念對生態美的內涵進行了獨到的闡發﹔本書還提出,在中國處於前現代、現代、后現代三種社會形態混合雜揉的狀況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應該以“生態美”作為美的最高形態和建設的最終目標﹔在人類走向都市化生存方式的現代化條件下,應該以“自然化”作為人與環境建設的審美理念,這些都是富於創見性的見解。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