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的產權倫理問題研究

——《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的產權倫理問題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湖南大學羅能生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的產權倫理問題研究》(批准號為05BZX059),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洪聯英、李凱中、謝裡、許抄軍、曹虹劍。

  有關財產權的倫理觀念,是人類最基本、最古老的道德觀念之一。自從人類社會有了最初的產權界定,區分了“你的”和“我的”,也就產生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的朴素的產權倫理觀念。這種朴素的倫理觀念,是整個社會道德的發端和基礎,現實中的大部分道德,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都與維護和調節人們之間的財產權利關系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我國現實社會中的諸多侵權現象,從“假冒偽劣”橫行到糾纏不清的債權債務糾紛,從盜版書刊、軟件到文壇、學術界的抄襲剽竊,從腐敗官員、不法商販對國有資產侵吞到社會上的偷竊行為等,都是對人們產權的一種侵害,都與產權價值觀和倫理觀的缺失緊密相關。因此,培育和構建健全的產權倫理,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和核心問題之一。

  產權倫理是產權制度安排與運行的精神基礎。一定的產權制度總是基於一定的產權價值觀構建起來的,產權制度的有效運行和產權關系的協調,更依賴於產權倫理的規范與約束。沒有合理的產權價值觀,就不會有有效的產權制度的出現﹔沒有健全的產權倫理規范,就沒有產權制度的有效運行和產權關系的協調。因此,要建立一種有效的產權制度,實現產權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就必須確立一種合理的產權價值觀,構建完善的產權倫理規范體系。

  然而,相對於產權倫理的重要作用,學術界對產權倫理的研究卻還相當缺乏。盡管不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思想史上,都有不少思想家論述過產權與倫理的關系,提出過一些深刻的產權倫理思想。但卻一直缺乏對產權倫理的具體和專門研究。現代產權經濟學只是從交易費用和效率的角度研究產權問題,幾乎沒有涉及產權倫理問題。現有的倫理學教科書體系中,也沒有對產權倫理的具體研究。在我國倫理學界,人們或出於學術慣性,忽視了產權倫理﹔或認為產權倫理問題敏感,不願觸碰。這就使得產權倫理研究迄今還相當薄弱。因此,加強對產權倫理進行深入研究,揭示產權倫理的本質和規律,構建現代產權倫理規范體系,是現代倫理學亟待研究的一個重大的、創新性課題。

  所謂產權倫理(Ethics of property right),是調節人們之間財產權利關系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和道德意識的總和,它體現在產權制度安排和人們處理財產關系的實踐中,是主體認知和處理產權關系的一種實踐精神。產權倫理既是一種制度倫理,是一定產權制度確立的價值依據和有效運行的協調機制﹔又是一種行為倫理,是人們處理產權關系的自律性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

  一定的產權倫理建立在一定的產權關系基礎上的,受產權制度所制約。一定的產權界定是產權倫理和社會道德產生的前提﹔產權關系的性質規定著一定社會產權倫理和社會道德的性質及特征﹔產權安排狀況影響著人們產權倫理觀念的確立和社會道德風尚,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同時,產權倫理對於產權安排及其運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產權制度安排的價值尺度,產權關系的調節機制和產權運行效率的有效保障,具有優化產權制度安排、提高產權配置效率、保護主體正當權益、維護社會基本秩序的基本功能。

  作為對人類的一種基本權利關系的倫理規范,產權倫理具有一些共性。同時,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產權關系和產權制度安排是不同的,因而作為調節人們現實財產權利關系的行為規范也具有不同規定。那麼,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一種什麼樣的產權倫理?成果認為,現代中國產權倫理體系的構建,應該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關系基本特征和運行機制的基本要求,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導向,體現中國倫理文化的傳統特色。據此,成果初步提出和構建了一個現代中國產權倫理的規范體系。這一規范體系主要由三大基本原則和四個方面的倫理規范構成。

  三大基本原則即:產權正義原則,產權公平原則和產權主體性原則。所謂產權正義原則主要是從性質上對產權制度和產權行為正當性的規定,主要包括產權獲得的正當性,正當產權的不可侵犯性,財產權利與責任的一致性三個基本規定。產權公平原則主要是從程度上對產權制度和產權行為合理性的規定,主要包含三個基本內涵,即擁有財產權利的平等,獲取財產機會的均等,以共同富裕為最高目的。產權自主性原則主要是對產權主體倫理權利和目的的規定,包括產權使用自主,產權交易自由和有利於人的自由發展。

  現代產權包含著多方面的權利規定和涉及多方面的權利關系,其中主要包括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讓渡權,及其相應的產權關系,因而產權倫理規范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設定,包括產權獲取倫理、產權使用倫理、產權收益倫理和產權轉讓倫理。

  如何去獲得財產才是正當的,產權獲得應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德規范?這是產權倫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該成果分別考察了產權的先佔、特權、經營、勞動和受贈等獲得方式的倫理依據和倫理問題,提出了產權獲得道德合理性的兩條基本准則:即通過勞動獲得和以有利於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方式獲得。產權使用中的倫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外部性”、“搭便車”和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風險等,規范和調節人們產權使用行為的基本倫理要求有:自主要求、無害要求和有益要求。產權收益的倫理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收益的正當性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產權收益正當性的根本依據是“價值創造與收益獲得的一致”,收益分配的公平性主要體現在各種產權形式具有公平的獲利機會和給最少受惠者以公平補償。產權轉讓主要有交易、贈予和遺產等方式,成果分析了不同轉讓方式中的倫理問題,提出了產權交易中自由、公平、互利、誠信的倫理規范﹔產權贈予中的助人宗旨和需求原則﹔產權遺繼中的正當性和公平性等。

  中國經濟改革和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偉大的社會變革,也產生了極為復雜的產權倫理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做出科學的說明,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在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我國現實生活中,主要有以下產權倫理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第一,所有權制度的倫理思考。所有權制度是宏觀的產權制度,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國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和倫理問題。該成果分別從歷史、現實和理論的維度,分析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倫理依據,論証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反思了傳統公有制存在的倫理問題,提出了現代社會主義公有制應有的倫理特質,即在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基礎上實現每一個人的財產權利,消除剝削,實現共同富裕,保障每一個經濟主體的自主權利,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

  第二,國有企業改革中的產權倫理問題研究。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是我國改革中非常關鍵也是極其復雜的一個問題,面臨著一系列尖銳的價值沖突,存在諸多倫理問題。通過考察了國有企業改革中面臨的倫理問題,該成果分析了一些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方式的局限性和弊端,提出了國有企業改革應有的價值尺度,即國有資產不可侵犯,有利於整個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符合最廣大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倫理原則,闡述了國有企業產權運作和交易中的倫理准則和運行機制。

  第三,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倫理分析。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是我國農村改革的關鍵問題,也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一個關鍵點,涉及到諸多的倫理問題需要探討。成果考察了作為我國農村基本產權制度安排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倫理成因,認為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和倫理規范,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成功的重要依據﹔分析了我國農村產權關系中存在的侵犯農民承包權、土地征收中的不公正、產權觀念封閉等倫理問題,提出了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倫理對策。

  第四,私有經濟發展的倫理反思。私有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關涉到價值判斷和倫理評價問題。成果分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私有產權存在和發展的倫理依據,考察了私有產權關系中存在的倫理問題,提出私有產權運行和發展的倫理尺度,即有利於社會整體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有利於人的自由發展。

  第五,中國股市的倫理審視。股市是基本的企業產權交易市場,包含著諸多倫理問題,需要相應的倫理規范約束。通過考察中國股市存在的倫理問題、成因和危害,成果探討了股市的倫理內涵,提出了尊重主體權益、誠信、公正的股市交易基本倫理原則,提出了健全中國股市倫理秩序,促進股市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六,當代中國債權倫理問題研究。債權是一種特殊的產權關系,也是倫理問題中比較突出的一個產權關系領域。該成果考察和分析了中國現實的債權債務關系中存在的信用問題、侵權問題,揭示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倫理依據和道德准則,闡明了優化債權債務關系、維護經濟信用秩序的對策措施。

  第七,知識產權的倫理探討。知識產權是現代產權的一個重要領域,包含著諸多的倫理沖突和問題,涉及到多方面的價值評價和倫理選擇。成果考察了現實知識產權中存在的倫理問題,分析了知識產權制度內在的倫理沖突,闡明了調節知識產權關系的倫理原則,即尊重權利原則、權利公平原則和價值序列原則,提出了解決知識產權中倫理問題的對策建議等。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