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審美文化學導論

——《審美文化學的定位與理論》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0

  揚州大學文學院姚文放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審美文化學的定位與理論》(項目批准號為06BZX067),最終成果為專著《審美文化學導論》。課題組成員有季中揚、丁筑蘭、張愛鳳。

  這項成果共分四篇,每篇五章,共二十章。

  第一篇“審美文化涵義研究”。對於審美文化學的基本概念如什麼是“審美”、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審美文化”以及審美文化的內在構成、審美文化的歷史演進等進行釋義、分析和界定。

  第二篇“審美文化范疇研究”。對於審美文化的核心范疇如快感、形象、神話、表征、認同等進行解析和詮釋。

  第三篇“審美文化關系研究”。對於審美文化與其他文化領域如宗教、道德、政治、經濟、科技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和考察。

  第四篇“審美文化問題研究”。成果界定的審美文化“問題”,是指在審美文化中出現的亟需研究和討論的突出矛盾或難題,包括男性話語與女性忽略、私人審美與公共審美、嚴肅與泛娛樂、文字符號與視聽符號、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等,其中既有理論層面的問題,也有實踐層面的問題。

  二、成果的重要觀點

  成果關於審美文化學形成了以下重要觀點:

  首先,審美文化學研究放眼審美文化的歷史過程。人類審美文化展現為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表現為不同的文化形態。人類歷史發展分為前現代、現代、后現代三個階段,前現代的特點是文化與社會尚未分化﹔現代的特點是分化,每個文化領域都獲得了最充分的可能的自洽性,每個領域都擁有自主權,每個領域都是自我立法的,美學領域、道德實踐領域和理論思辨領域都奉行自洽法則和自治法則﹔后現代的特點是消解分化,消除差異。以上論述給了審美文化學研究一個基本認識:審美文化發展演進的路徑,在總體上呈現為審美文化與其他文化領域從未分化到分化再到去分化的三段論,雖然在具體的局部、細節中可能會有例外和偶然,但其主流、概況卻不出這一框架,這就給研究每一階段的審美文化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參照。

  其次,審美文化學研究側重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從邏輯上說,“審美文化”是總體概念,“當代審美文化”是局部概念,從自然時間過程來說,前者要比后者長久得多,前者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古代,而后者只是晚近的事。但從性質和功能來說,后者卻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因為這是人類的當下遭遇、現實處境,我們每一個人都身在其中而無法與之脫離干系。當代審美文化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文化形態,市場經濟、商品社會、現代科技、大眾時代為之構成了一個光怪陸離、復雜無比的語境,也為之帶來了許多新的探索空間。

  當代審美文化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后現代文化。后現代文化的去分化傾向可以用填平鴻溝、跨越邊界、推倒壁壘、拆除柵欄這幾句十分形象的流行話語來加以概括,這對於分化愈見嚴重的現代文化起到了補救作用。由於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和明確,現代文化的各個領域愈見隔膜愈見疏離,走到極端,文化變成了無數個獨立王國的群雄並峙和分而治之。后現代主義的興起使得這一狀況得到改觀,去中心、去邊界、去分類,成為新的時代風尚,其結果就是夷平了以往矗立在各個領域之間的障壁,溝通了這些相互以鄰為壑的獨立的世界。審美文化是一種穿透性很強的黏合劑,它滲透在眾多領域之中,將原先分離散在的生活內容包括物質享受、經濟活動、科學技術、大眾傳媒、倫理道德、政治生活等黏結起來,使之達成交流、跨越、會通、綜合,張揚了民主、開放、對話、合作等嶄新的理念。審美文化在后現代的風靡一時有其必然性,它的普適性、寬泛性、彌漫性與后現代主義去中心、去邊界、去分類的時尚一拍即合,從而審美文化成為后現代文化中的核心和焦點。有理由相信,后現代主義與審美文化的歷史性遇合與當代審美文化的興起為美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伸展和騰躍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

  再次,審美文化學研究守持文化批判的立場。我們所說的“文化批判”有三點要義:一、文化批判是在考察、分析和研究的意義上對於當代文化所作的一種學理研究﹔二、文化批判是對於現存事物的批判,特別是對於現代商品社會的現存文化的批判﹔三、文化批判不光是否定性的,而且也是建設性的,它更主要是通過對人們的文化觀念和文化實踐的規范和導向,推動當代文化向更加健全、合理、優化的形態轉化。同時,必須對於審美文化研究中那些具有批判意義的新動向予以高度重視,從中尋得文化批判的新途徑、新模式。

  最后,審美文化學研究著力闡揚審美文化的中國經驗。審美文化的發展在中國有著漫長的歷史,而“審美文化”一說則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當今的審美文化研究所處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語境,全球化浪潮、跨國資本、消費經濟、金融風暴的激蕩,對審美文化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其中最突出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程度愈見加深之際大力闡發審美文化中國經驗的意義和價值並發揚光大之。這一基本估價使得對於審美文化中國經驗的闡發成為本成果的一大用力之處。例如在“審美”概念的分析中對於中國美學史上“審美”概念的嬗變作了專門研究,認為美學作為一門學科自近代引進以來,我國的幾代學者基本上是將目光聚焦於審美經驗。雖然這一總的傾向始終疊加著國外美學理論旨趣的交光互影,但也不乏中國學者自己的探索、創新和建樹。其中既有對於中國本土傳統美學觀念的傳承,又有對於舶來的國外美學理論的借鑒,但中國人使用的“審美”概念總體上具有一種開放性、普適性和兼容性,與哲學、倫理、宗教、名理、邏輯、功利、實用等領域較多保持著天然的聯系,從來不曾將自己限囿在某個狹小的范圍之中。正是這一點,使得“審美”概念從一般文學藝術向當代流行文化,時尚文化進一步延伸成為可能。又如,在“文化”概念的分析中致力闡發在中國語境和漢語系統中“文化”概念的內涵,認為“文化”概念大致包含人化、教化、美化三個層次,其精神實質分別在於對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美善合一這三種境界的訴求,順天應人並使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謂之“人化”,教以人倫並使人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謂之“教化”,陶冶人心並使人達到美善合一的境界謂之“美化”。它們千百年來積澱在中國人心靈深處,影響著中國人的心思言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再如,在“審美文化”概念的分析中就審美文化中國經驗的特殊性作出思考,指出在討論中國社會的發展時使用前現代、現代、后現代的概念旨在提出一種理想化的理論模型,便於對問題的研究和分析,但這並不能否定兩點事實,一是中國目前呈現為前現代、現代、后現代多元並存的社會結構﹔二是目前在中國所謂后現代仍然糅合著現代乃至前現代的因素。這些特殊情況使得如今中國審美文化的變化顯得特別豐富而又復雜。

  總之,這項成果提出,對於審美文化學研究來說,在參照全球化的前提下守持本土化,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段內成為必然的選擇、不變的主題。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對於審美文化中國經驗的發現、發掘和發揚,成為成果的一個學術追求,在審美文化的“涵義研究”、“范疇研究”、“關系研究”、“問題研究”等每一個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貫徹,並從而形成了成果的一個鮮明特色。

  三、成果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隨著現代社會大眾對於審美文化不斷增長的需要,當前審美文化正在蓬勃發展,審美文化研究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從而審美文化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建構將成為一種自覺的學術追求和建構目標。這項成果的完成將對這一現實需要作出積極的貢獻。因此成果的學術價值在於,有利於扭轉審美文化學研究跟不上現實中審美文化發展勢頭的狀況,以審美文化學的學科定位和理論建構,為當前的審美文化研究提供理論參照,為相關學科專業方向的教學提供學術規范。成果的應用價值在於,通過審美文化學的學科性質與基本理論的系統研究,對審美文化的當代重建和未來發展作出構想和預測,為目前審美文化的管理、調控和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對於當代審美文化的健康發展,對於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