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立足中國經驗的社會學基礎理論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成果簡介

李培林2011年05月09日14:2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是李培林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社會學基礎理論研究》,(項目號04&ZD017)的最終成果,該書已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中國社會學基礎理論研究”課題的主旨,是在全面總結中國社會學近30年經驗基礎上,撰寫的一部建立在新的學科理論框架之下的社會學基礎讀本。

  20世紀80年代初,在老一輩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的主持下,編寫了社會學恢復重建后的第一本社會學基礎教材《社會學概論》(試講本),建立了一個以人的社會化入手,從微觀分析到宏觀分析的理論框架。這個理論框架被絕大多數相關教材所遵守,雖然全國已經出版了上百個“社會學概論”版本,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這樣一個框架內。內容也多半是包括家庭(初級群體)、群體、階級階層、組織、制度、社區、社會發展、社會變遷、現代化、社會問題、社會預測、社會控制等等。有些版本也試圖建立一種新的描述和推論框架,以便反映中國社會學的宏觀發展和理論的內在發展邏輯,如鄭杭生教授主編的《社會學概論新編》和陸學藝教授主編的《社會學》,都能反映中國社會學的發展軌跡和自身特點,在推動社會學基礎研究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中國社會學發展到今天,在各大學的社會學系中,社會學概論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發展以及學生的知識需求存在很大距離,很多學生認為,社會學基礎理論課程缺乏對智力的挑戰,內容過於“一目了然”,沒有定律和規則的解說,光靠背書就能勝任課程,產生社會學知識門檻較低的印象。

  當前,社會學知識的基礎教材面臨幾個方面的挑戰:第一,來自其他學科的挑戰。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經驗學科的交叉研究越來越多,學科之間越來越不是以研究領域來劃分,而是以研究的方法、理論體系和分析視角來劃分,而中國經濟學基礎教材已經逐步改為國際通行的以研究的問題為主線的教材(供求、競爭、產權、企業、利潤、資本、收入和生活、勞工和勞資關系、財政、稅收、儲蓄、消費、投資、價格、貨幣、貿易、經濟周期、就業、貧困、社會不平等),從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共三冊)到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共二冊),內容不斷增強其對現實問題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第二,來自境外社會學發展的挑戰。歐美發達國家社會學基礎教材都根據社會學新發展不斷進行調整,通用的教材內容也都是具有很強的對現實問題的針對性,如吉登斯的《社會學》第四版(Polity Press),進一步增加了身體社會學、大眾媒體、大眾文化、族群沖突、網絡化、新經濟、全球化等新內容。台灣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的《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集結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和高校力量,以台灣的經驗研究為基礎,關注對性別、人口、教育、族群、醫療、權力、社會運動等現實問題的解讀,很受學生歡迎。第三,來自現實本身的挑戰。現實生活中很多新的問題需要從理論上給予回答,高校畢業生就業緊張的局面,也更加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更新能夠跟上現實的變化。近30年來,中國社會學已經作了大量的經驗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中國在高速經濟增長和快速社會變遷過程中提出來的一系列新問題,也刺激社會學家們的深刻反思。

  為了完成好這一課題的研究任務,課題組在課題研究開始時就對課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系統准備。主要把握以三個方面:第一,充分反映國際社會學的最新發展狀況﹔第二,充分反映中國社會學的經驗研究成果對國際社會學的貢獻,注重對邏輯、規則和定律的提煉﹔第三,充分反映社會學交叉研究領域的成果,注重社會學與其他經驗研究學科的學科對話能力﹔第四,充分反映學生的高智力要求和對社會學職業化的要求。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研究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強教授、北京大學馬戎教授共同主編,是一本供研究生使用的社會學的基礎教材和必讀書。全書近百萬字,由導論、六篇29章組成。第一篇為社會學與近代變遷,包括導論、中國社會學的產生、中國社會近代以來的演變三章﹔第二篇為 個人與社會,包括家庭與婚姻、家族和宗族、社區和公民社會、組織過程與制度安排四章﹔第三篇為社會的結構性差異,包括社會分層、性別與性、代際關系、教育和公平、種族與族群關系、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六章﹔第四篇為社會制度,包括權力與政治體系、大眾傳媒、 文化與價值觀及其社會心態,宗教和民間信仰四章﹔第五篇為社會轉型與社會變遷,包括移民與社會流動、人口轉型及其社會經濟后果、城市化和城鄉關系、技術與社會變遷、全球化中的文化沖突五章﹔第六篇為社會安全與社會建設,包括健康和醫療、老齡化社會和養老、貧困與社會政策、越軌行為與犯罪、集群行為與社會運動、資源和生態環境、風險社會與新型社會風險、社會建設與社會和諧八章。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這本著作不同於一般社會學概論,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它是我國第一本專門為社會學研究生撰寫的教材,內容豐富而廣泛,理論和經驗的闡述,都具有系統性,同時它也可以作為本科生的閱讀資料,是迄今為止篇幅最大的社會學教材。

  第二,這是第一本完全基於中國經驗的著作,所謂中國經驗,並不僅僅指中國的成就,而是中國發生的實際,因為中國經歷30年的改革,中國經驗日益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所以,這是一本預計可以有國際影響的著作,因為很多國家的大學都在開始開設中國社會的課程,但苦於沒有教材,這本著作計劃出版簡本,作為向國外推廣的版本。

  第三,這是一本關照現實的社會學著作,過去的社會學教材過於局限於一般知識概念的介紹,應用性不夠,本書擴展了社會學教材的內容,把一些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內容提升到教科書中,與學生未來的就業和工作都具有密切的聯系。

  第四,這是一本具有時代特點的著作,它針對國際和我國在當代發展的現實,也注意了國際上社會學教科書最新的趨勢,增加了比如全球化、風險社會、技術、資源環境、社會資本等方面的內容。

  第五,這是一本具有很高學術權威性的著作,參加寫作的人員都是社會學的學術帶頭人,自身在所撰寫內容的領域,都是有聲望、有造詣、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廣泛吸收了我國社會學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統分析了我國的發展過程,是一本由中國社會學者撰寫的立足於中國經驗的教材。

  自1979年中國的社會學恢復重建以后,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發展道路,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研究成果。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社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需要有一本能夠反映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和社會學家對中國社會變遷的思考的著作。《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正是這種需求的產物。這本著作不僅在國內社會學界會引起廣泛關注,在國際上也會引起重視,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社會快速發展,全世界都渴望了解中國,而這本書是中國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來解釋中國巨大社會變遷的成果,其研究視角和經驗基礎完全不同於國外學者。參加寫作的人員主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還有一些學者來自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南開大學社會學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系等。

  關於如何從規律和法則的高度來認識、理解和闡釋中國的巨大變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中國正在經歷的巨大社會變遷是前所未有的,盡管從1840年以來,很多有識之士就在討論“千年未有之變局”,但近30年來中國的變化的人口規模之大、發展速度之快和變化程度之深,在世界現代化歷史上是空前的。

  人口規模之大,是說全世界目前發達國家的總人口也沒有13億人口這麼多,這麼大規模的人口進入現代化的過程,就像一輛龐大超重的列車,一旦發動起來快速前行,如何控制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對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人口變量是任何研究都難以回避的,中國人口總量、人口結構和人口素質的變化,會改變很多發展的結果和規則。中國的發展不但與人口小國家有很多不同的要求,而且與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國家相比,也面臨著完全不同的對經濟增長的要求。

  發展速度之快,是說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完全重復過去一般的現代化過程,而是把很多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變化過程壓縮到幾十年的時間裡完成,因為現在技術、資本、產品、制度、思想等要素傳播和流動的速度已經不是過去可以同日而語的,正像網絡速度和牛車速度無法比較一樣。這樣的快速變化之下,中國前工業化的、工業化的和后工業化的發展問題集中顯現,前現代的、現代的和后現代的現象同時並存,各種社會矛盾錯綜復雜。因此,我們必須在新的社會多樣化的條件下,探索促進社會整合、社會團結、社會和諧的新途徑。

  變化程度之深,是說變遷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經濟體制轉軌與社會結構轉型的同步進行,這20多年來,經濟發展的主題,往往使人們把社會結構的變化單純視為經濟改革的自然結果或伴隨現象,而實際上,社會結構的轉型本身,就是一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立力量。中國社會結構變化的優勢,是彈性依然很大,具有很大的空間,當改革調動起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時候,整個社會很快充滿了活力。農業中技術對勞動的替代,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迅速轉移,鄉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都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就業結構、生活方式、行為選擇、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例如,隨著中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以血緣、地緣關系為紐帶的傳統社會關系轉變為以業緣關系為紐帶的現代社會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所生活的社會正在從一個原來的熟人社會轉變為一個陌生人的社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重建社會信任關系就是一個新課題。再比如,隨著經濟基礎的重大調整和多種經濟成分的發展,社會利益格局產生了深刻變化,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利益群體也產生了不同的利益訴求。處理這種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摩擦、矛盾甚至沖突,對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也是一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課題。還比如,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的年齡段人口、不同區域的人群,在一些基本價值的認識上產生了巨大差異,這就涉及到如何在新形勢下建設核心價值體系和形成社會共識的問題。

  這本著作在介紹和闡述一些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同時,也注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回答中國目前發展的和一些中長期的重大現實問題,這是社會學的發展必須面對的。有的學者認為有的學問可以回避或超越現實問題,但是社會學作為一門經驗學科,是無法回避重大現實問題的。不僅無法回避,而且必須直面現實問題。社會學在歷史上幾次大的發展和形成了一些有影響的學派,都與解決現代化過程中一些特定的重大現實問題有關。有些問題很難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找到現成的答案,也有些問題面臨著兩難選擇,還有些問題需要根據中國的國情加深研究,另外有些問題需要根據中國的發展階段來思考。盡管存在以上各種難點,但是,這本著作會在中國社會學發展的道路上留下它的足跡。

  本書作為一本社會學的基礎教材,主要希望能在中國經驗的基礎上闡述社會學的基礎知識,它並不想給學生們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希望在中國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學生們的思考空間,更多地給學生一些應用性、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黨的十七大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戰略,把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中的一個新維度。“社會建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和工作的重點,但很多干部和群眾對“社會建設”還缺乏了解,這本著作也可以作為普及“社會建設”知識的讀物,對擴大全社會對社會建設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發揮作業作用。

  這本書的缺點是字數太多,價格較貴。目前,已經在該書基礎上重新修訂了一個約30萬字的簡本《中國社會》,並將翻譯成英文出版,作為海外中國研究的研究生教材。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