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全球化時代的傳統價值、德性與當代社會”國際學術會議,來自國內外的多位學者共同探討全球化時代的道德、倫理問題。
與會學者認為當代中國道德發展遭遇“無倫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龔群分析當前中國社會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個人的進取意識和創新意識有了空前提升,人們的自主意識開始在道德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價值觀多樣化已經成為普遍事實。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的物化也日甚一日。在中國快速發展和現代化轉型時期,深入研究傳統倫理無論是對於社會道德還是對於政治發展來看,都具有重要意義。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樊浩認為,人們憂患今天的道德狀況,似乎問題總存在於道德領域,也總歸責於個體道德,卻沒有探究其背后更深刻的倫理根源。結果雖然社會總是不斷地呼吁和加強道德建設,而其效果總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在於道德背后深刻的倫理問題沒有解決。 樊浩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表明,人們普遍對道德自由滿意,但對作為道德自由的倫理后果即人際關系,卻高度不滿意。(高燕燕)
(責編:秦華、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