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

2021年05月26日10:06

华东师范大学杜玉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项目批准号为:13BSH002),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文军、张方旭、沈东、保虎、李国泉、顾楚丹、宗彩娥、张海娜、江龙、黄毅、罗峰、易臻真。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结构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构。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一直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传统。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所指出的,“社会学是以‘社会结构’或者‘结构’的概念为中心的”。西方社会结构理论虽然派别林立,各种主张和观点纷繁复杂,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直接导致产生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总的来看,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时而同马克思主义“结合”,以“阐释”和“补充”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时而又向马克思主义发出冲击与挑战,尤其在诸如阶级、国家、权力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不同的解释,以企图取代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但是,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究竟主要有哪些流派,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又是怎样影响各大流派,以及其相对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哪些比较优势,是研究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是指西方学者所创立和发展的各种有关社会结构的理论。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直接决定和导致了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各大流派的形成和建构。可以说,西方有多少种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解模式,就有多少个社会结构理论流派。根据对世界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是否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启示意义,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流派主要有早期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包括宏观结构主义和微观结构主义)、文化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建构性结构主义等。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整个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古典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结构理论和当代社会结构理论三个大的阶段。对于这些理论流派的发展阶段演变,至少可以从三种视角来进行分析和总结:“宏观—微观”视角;“客观—主观”视角;“型构—解构”视角。从早期社会有机体理论,到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再到当代结构化理论,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实际上经历了一个逐步从“型构”到“解构”再到“型构”、从可见到不可见再到可见、从形成到消失再到形成的历程。

(二)马克思批判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地位之争、主要内容、逻辑生成和方法论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片面理解为“生产力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多元决定论”“阶级斗争论”“意识形态论”等,从而在根本上否认其在社会结构理论领域应有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学术界逐渐确立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古典地位。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社会关系总和的认识。他主要是从实践、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出发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于社会生产、社会要素和社会形态三个方面。马克思以实践为根本原则研究社会结构,坚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四种类型。马克思以社会关系的原生性或派生性为标准,把社会结构分为微观社会结构、中观社会结构和宏观社会结构三个不同等级的层次,并在不同时期分别从社会生产技术、所有制、主体、交往形式等多个视角考察了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从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生成上来说,具有实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结构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整体性与个体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古典社会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形成

在西方古典社会结构理论中,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分别开创了批判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三大社会结构理论研究范式。涂尔干强调,只有从社会事实出发才能对社会结构展开理性分析,把社会事实新质的特征概括为外在性、强迫性和普遍性。他认为,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的探讨,只有通过“实证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涂尔干还以社会团结为纽带建构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理想的社会结构类型,他对通过功能分析来认识社会结构的阐述与发挥,使他成为功能主义的先驱者。理想不仅是韦伯社会结构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而且也是他研究社会结构的主要方法。韦伯还以“理想类型”为分析手段,构建了具体历史事件的、由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的、具体行动的三种理想类型。韦伯把社会结构研究的起点和中心放在人类个体行动者上面,但他强调个体行动是以他人为目标和意旨的。在韦伯看来,包含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祛魅性、去人性化等成分在内的理性化,是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四)现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现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基础上取得了短暂的理论统一。帕森斯把社会当作一个系统来分析,强调系统具有抽象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帕森斯主张以社会行动为起点来分析社会结构,并把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进一步划分为个性、文化、社会和行为有机体四个分析要素,以此构建一个更一般的行动分析框架。他将社会系统看作具有满足基本功能的结构,提出了著名的AGIL功能模式。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形式是社会分化。列维·斯特劳斯把“无意识”视作社会结构产生的根源,具有先验性的“无意识”隐藏在结构深层,显现于表层的社会现象是对其的反映和体现。他把由索绪尔发轫的同时态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论,移植到人类学,尤其是作为社会结构研究起点的亲属关系的研究之中。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整个社会都是以交换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交换是社会结构形成的重要途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过程的辩证法”和结构主义,为社会结构研究找到新的方法论指导,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他强调,社会结构是在矛盾的多元决定共同推动下得以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实践和社会的职能发挥着维系社会结构纽带的作用。

(五)现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反思与解构

现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在结构主义盛行的同时,几乎同步开始了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与解构,尤其对结构主义中过于强调结构而忽视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各种批判、超越。德里达通过二元对立本身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可逆转性,对结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提出质问而“消解”结构主义。他以语言符号的“延异”作为社会结构分析的起点,实现了结构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的片面、静态、封闭、单一向全面、动态、开放、多元的转向。在德里达看来,承认“他者”和“他者”的语言是进行社会结构研究不可回避的必然途径,而承认“他者”,就是让“他者”有说话的权利,主张社会朝着更激进的民主化方向发展。福柯比较重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认为权力是通过话语权呈现,并以各种规训的手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要素之中。他从处于社会边缘或被边缘化的个人出发,以考古学和谱系学为方法来展开社会结构分析,其社会结构理论发展的中心线索是主体。福柯认为人是权力对人奴役的产物,主张以局部斗争和生存美学为方案来实现对人的重构。

(六)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整合与重构

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在全面整合以往各种不同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重构。吉登斯在广泛清理、吸收和批判以往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阐释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他从具有明确能动性意涵的行动和行动者出发研究社会结构,认为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结构既是行动的结果,又是行动的条件;行动与结构是植根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层面,并且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实现了统一。在吉登斯看来,社会是由规则和资源“结构起来的”模式化社会关系形式,规则和资源是社会结构最为基础的特质。布迪厄以关系主义为方法论来建构理论,把社会结构研究从涂尔干传统对“社会事实”的过分关注,转移到对关系及其维持和再生产模式的关注。他认为实践是社会结构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结构获得不断重建和更新的动力来源,主张从实践出发,以语言与符号为媒介,以场域、惯习和资本为核心对社会结构展开分析。哈贝马斯强调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统一为原则来认识和研究社会结构。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研究社会结构问题的起点和主线,而语言是其展开的主要形式。哈贝马斯认为,私人只有恢复主体性从自己的狭隘境地中重新走入公共领域,开展有效的交往行为,才能在对话沟通和理解中结成社会关系,即在交往中形成社会结构。

(七)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影响及其比较分析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或多或少、或明或隐为西方各种流派的社会结构理论所吸收和运用,可以说,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一直是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参照系和理论元素。西方社会结构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总体特征等不同层面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存在显著差异。

三 成果的价值

尽管社会结构是社会学自创立以来的重要理论取向,但是,西方专门阐述社会结构理论的著作并不是很多,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大多数西方社会理论家们的社会结构思想主要都是散见于其他著作之中,这决定了概括和总结其社会结构理论必然具有相当的难度。除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之外,该成果共计系统梳理了10位不同时期西方各大流派代表人物的社会结构理论,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它们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之间的关联和异同。

(责编:刘琼、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