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多方评价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

2021年05月18日10:38

大连理工大学李冲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多方评价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CGL003),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苏永建、刘世丽、朱莲花、张丽、林焕翔。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该成果尝试通过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引入制度分析范式,来解决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不可通约,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难题,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新场域,为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路向。在当代制度理论分析中,制度被认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反复出现的集体行动问题。制度的作用在于避免集体行动“新兴效应”(emerging effect)的负面影响,约束行动者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实现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理性相互协同的目的。从制度分析范式看待评价,开启了一种新的理论路向,有助于还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困境的实质,揭示评价绩效扭曲的结构性因素与机制性障碍。

(二)研究意义

该成果通过综合制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评价制度结构的分配效应和形成机制,揭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技术”、“管理”和“政策”困境,剖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结构性因素和机制性障碍,探索多元多方评价制度构成的结构要素和关键控制点,丰富我国“结构—功能”视角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研究的理论认识,提出优化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建议,对于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研究问题

根据理论进路的不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归纳为“价值—认知”分析、“事件—过程”分析和“结构—功能”分析3个视角。

“价值—认知”分析的视角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属性,强调价值认知框架决定评价对象的价值,方法论基础建立在理性选择理论之上。其核心观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属性价值理性认识的回归。在价值认知的途径上,坚持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划分价值的维度和类型;在评价方法的使用上,质疑从评价对象的量化特征能够推导定性价值判断的可行性。

“事件—过程”分析的视角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的多方价值取向,主张从评价事件与过程的动态性和流变性之中把握价值,方法论基础建立在社会选择理论之上。其核心观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对评价主体多方价值取向社会选择的收敛。在价值认知的途径上,借鉴面向公共决策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对评价主体的多方价值取向进行排序与整合;在评价方法的使用上,肯定定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强调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

“结构—功能”分析对“价值—认知”和“事件—过程”分析的视角进行了初步整合,聚焦于整合多元属性价值和多方取向价值观的评价制度,强调制度结构对评价过程的形塑作用以及评价机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论基础建立在制度理论和行为科学之上。其核心观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是评价制度结构分配效用制度化作用的结果。不过,评价制度结构是怎样影响评价绩效的?多元多方的评价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如何形成的?评价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政策工具是如何制度化的?相应的研究尚存在理论空白。

该成果聚焦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亟须解决的4个问题: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真理性、意识形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多元属性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第二,学术共同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评价主体多方价值取向之间彼此竞争的问题;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价值显现的潜在性和长期性与评价要求的终结性和短时性之间难以兼顾的问题;第四,学术性、行政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性评价的制度设计预期与实际评价效果之间不一致的问题。使用制度分析范式的结构能动“二重性”理论,以评价与制度的关系为出发点,以评价的制度困境为切入点,以结构分析与机制分析为主要维度,尝试通过3个维度(技术、管理和政策)5个方面(意义、体系、方式、组织和环境)的评价制度模型构建,打通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互通约的机制机理,解决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难题。

(二)研究内容

该成果以“结构—功能”分析为进路,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多元多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该成果由6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是概述该成果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以及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第二部分:评价与制度。该部分主要是在研究术语的层面上,科学界定评价与制度的内涵以及制度在评价活动中的分配效应。评价制度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规则,而应当广义地被视为政策、法律、社会网络规则、正式组织等对评价的影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既不能工具主义地视评价活动为简单的理性选择,也不能行为主义地视评价活动为机械的规则遵循。真实的评价活动是主体的“能动性”、制度的“约束性”以及复杂的社会互动等多方位、多层面和多维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是梳理现有研究文献,了解已有研究的整体概貌、焦点热点,以及研究存在的缺陷、不足和理论空白。该部分研究采用科学计量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7046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论文为研究样本,使用由美籍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5.0R2软件,采用分类比较与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多维视角,系统、全面、直观地梳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发展历程与整体概貌。

第四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困境。该部分主要是依据文献综述梳理出的理论研究空白,在“技术”、“管理”和“政策”3个维度上聚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存在的困境。该部分研究使用“理解”和“理想类型”的方法,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技术”困境在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上的特殊性,以及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两种方法在机制机理上的“不可通约性”;“管理”困境在于评价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政策”困境在于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环节上的“不完备性”。

第五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制度结构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结构能动“二重性”的视角,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组织场域。该部分研究基于评价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当评价主体、评价代理人和被评价者高度相互依赖时,程序、方法和标准无法解释和解决人的策略行为问题。该部分研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结构是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等规则要素与“符号系统”“关系系统”“惯习系统”“人工器物”等社会建构彼此嵌入、耦合而形成的复杂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绩效扭曲的结构性因素在于制度约束与评价利益相关者能动作用之间的结构能动“二重性”。

第六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制度有效运行的视角分析当前维系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运行的组织机制和技术机制。该部分研究在分析制度运作基本机制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引文分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在本文提出的“形式性”、“程序性”和“实质性”3种引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证明了笼统的引用次数多少、引用频率的高低,对于微观个体学术评价仅具有参考价值,不具备评价学术贡献大小的可靠依据,证明了引文分析方法所揭示的宏观规律和微观规律之间具有绝非偶然的关联性,但基于因果推理及统计概率所形成的“学术主张”,并不足以构成判定知识可靠性的足够证据。

第七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优化的路径。该部分主要是从制度构建的角度,聚焦于“意义”、“体系”、“方式”、“组织”和“环境”5个关键方面,提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优化的路径。该部分使用“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根据研究揭示的制度化形成机理以及制度结构生成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针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在“技术”、“管理”和“政策”3个维度上存在的困境,提出从5个方面(意义、体系、方式、组织和环境)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多元多方评价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三)重要观点

现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主要是聚焦于评价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和优化,这仅是在浅层次上改变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形式或程序,学术评价在深层次上所涉及的价值和利益分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评价制度构建的理论路径上,该成果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需要在深层次上处理好评价所涉及的价值和利益分配问题,从简单的注重指标、权重、方法、模型等技术层面上的评价体系建构,转换到综合考虑多元化价值取向和多样化利益诉求的社会建制上来,即从“技术”“管理”“政策”3个维度以及“意义”“体系”“方式”“组织”“环境”5个方面切入,建立一个多元多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

在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结合的机制上,该成果提出量化评价模式的研究范式取向是逻辑实证主义,适用于学术评价必须满足研究成果或效果的“可测量性”、研究方法及其理论的“可逆性”和研究价值及其评判标准的“恒定性”3个逻辑前提。依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该成果提出量化评价不是一个普适性的学术评价模式,量化评价在人文学科研究中不适用;在自然科学评价中适用,但是需要注意学科“差异性”;在社会科学评价中可谨慎适用,不仅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分析指标的“有效性”。

在引文分析用于学术评价的“条件性”和“可靠性”上,该成果提出了“形式性”、“程序性”和“实质性”3种引用类型的划分,使用实证数据分析证明了笼统的引用次数多少、引用频率的高低对于微观个体学术评价仅具有参考的价值,不具备评价学术贡献大小的可靠依据,证明了引文分析方法所揭示的宏观规律和微观规律之间具有绝非偶然的关联性,但基于因果推理及统计概率所形成的“学术主张”,并不足以构成判定知识可靠性的足够证据。

三 成果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

(一)突出特色

以评价与制度的关系为出发点,以评价的制度困境为切入点,以结构分析与机制分析为主要维度,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结构性因素和机制性障碍。该成果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是一个由多元价值取向和多方评价主体构成的复杂系统。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的特殊性,在评价对象的多元价值属性和评价主体的多方价值观取向之间,聚合点会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进行引导与协调,方能达到整合与协同的目的。

(二)主要建树

该成果提出的“3维5方面”评价制度构建模式,为化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困境,打通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互通约的机制机理,解决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难题,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不可通约、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症结在于评价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不同维度、不同方面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合理考量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适用学术评价的范围和边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多元属性和评价主体的多方价值取向,从“技术”“管理”“政策”3个维度以及“意义”“体系”“方式”“组织”“环境”5个方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的思路由此凸显出来。

四 成果的价值

(一)学术价值

以制度分析范式的结构能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的新范式,丰富了国内本领域研究的理论路向。以往的研究多是从“价值—认知”和“事件—过程”的视角聚焦于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该成果采用“结构—功能”的视角将二者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评价的制度结构分析和运行机制分析的新思路,强调评价行为嵌入社会结构之中,重视由价值、标准、规则、信念和理所当然等预设观念所构成的网络的作用,在国内该领域研究中属于首创。

(二)应用价值

把制度理论应用于学术评价问题研究,提出了“3维5方面”优化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的路径,为我国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综合制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制度困境,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结构的构成要素、制度化的形成机理以及评价制度结构生成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求与评价绩效之间关系扭曲的结构性和机制性原因,丰富了国内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认识。

(责编:刘琼、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