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共产党宣言》 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

2021年01月26日13:51

华东师范大学陈红娟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共产党宣言〉 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 14CKS008),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王新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把德语、 俄语、 英语、日语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翻译成汉语文本, 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共产党宣言》 (以下简称 《宣言》) 是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该成果立足于 《宣言》 汉译本,研究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以 《宣言》 汉译本为研究对象,考证 《宣言》 译本的数量、版本、译本间的内在关联,译本价值等的文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阶级、革命、 暴力、公理、消灭等马克思主义术语从西方语境进入中国语境其语义、指涉等发生的变迁及原因,勾勒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过程,总结经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借鉴。

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 《宣言》 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研究。

当前,西方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以各种形式大量涌入国内,在某些学科领域内甚至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受到很大冲击。该成果通过对 《宣言》 汉译本中马克思主义话语变迁的系统清理,透视话语变迁背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有助于提高学术界对西方学术话语背后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而且对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构建“中国话语”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主要包括 “导论”、“正文”(共五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结语”。

“导论”主要阐明课题研究的缘由,并界定了术语、范畴、 概念、 话语等基本概念, 勘定课题研究的对象。导论充分肯定 《宣言》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其汉译本的数量、 译者、 版本、 价值的厘定以及马克思主义重要术语中国化的过程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课题 “正文” 部分采用边叙边议的方式, 按照顺序分别对 1920 年前《宣言》 译文、 1920~1949 年《宣言》 译本以及 1949~2009 年《宣言》译本进行考证, 并以 《宣言》 汉译本为个案分析此期间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经验及启示。

(1)梳理和考证 1899 ~ 1920 年 18 份 《宣言》 摘译文,探讨和分析传教士、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贡献,同时指出他们在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基于自身立场、政治诉求等方面的赋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术语进入中国语境经历由音译、 多元化的中文对应词再到一元对应词变迁的过程。成果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以及“阶级”、“阶级斗争” 等马克思主义重要术语在 《宣言》 译文中对应词的源起 语义变迁以及理解。

(2)考证和探讨 1920 ~ 1949 年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博古译本、陈瘦石译本的生成语境、译者、文本刊布、版本源流以及译本价值。无论是革命的需求还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到了特定阶段,任何一个《宣言》汉译本的翻译都具有特定的语境,这个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本的质量、水平并反映了党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知。当然,成果还对陈望道译本的底本是日译本还是英译本、博古译本发行量是否有三十万之多等学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3)1920~1949年,“阶级革命” 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主题,成果探讨了革命的“种子”(公理)、革命的“敌我”(阶级)以及革命的“方式” (暴力革命) 在五个 《宣言》 汉译本中从词频变化、 语义变迁以及话语作用等。 无论是 “公理” 还是 “阶级” 抑或是 “暴力革命”, 在进入汉译本之前知识界已经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这些已经存在的 “前理解”成为知识分子理解 《宣言》 内容的前提。 当然, 这些概念在 《宣言》 翻译过程中, 译者主观认识、 文本的内在秩序等都规定着他们被赋予马克思主义的 “意涵” 的限度。 同时 《宣言》 这个过程中, 融入了中国革命的经验、中国文化与社会需求开启了在革命语境中被重新诠释和解读的新历程。

(4)分析和探讨 1949~2009 年谢唯真译本、1978 年成仿吾译本、中央编译局四个译本的生成语境、译者、文本刊布、版本源流以及译本价值。梳理谢唯真译本与 1954 年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中 《宣言》 译本、 1958 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卷) 《宣言》 译本之间的内在关联, 澄清学界对译本间关系存在的误解。 对学界存在的一些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 梳理了 “革命”、“暴力”、“消灭”、“废除” 等马克思主义术语在《宣言》 中词频的变化,勾勒出翻译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以后,话语更加准确、科学而且呈现出 “祛除苏联话语”,回归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趋势。

(5)成果着重描述了《宣言》汉译本文本分布、翻译与传播的总体趋势、 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在 《宣言》 汉译本中经历由多元到一元的变迁, 最终形成 “中国话语” 的历史经验。 最后, 观照现实, 探讨打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有效路径。

“结语” 部分主要从文本、 意义生产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三个角度总结了成果的主要意旨。 总之, 成果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建构自己理论以及其背后信仰体系不再是轻而易举或理所应当,而在经历彷徨、质疑、反复、修正后才得以成形。

三 成果的重要观点

(1)《宣言》 系列文本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变迁反映了外来词转变为“中国话语” 的艰辛历程, 也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由点到面, 由部分到系统的过程。 《宣言》 文本分布、 翻译与传播的总体趋势为: 《宣言》汉译本形态刊布呈现从片译到段译再到全译的渐变过程; 从直译到翻译研究并重, 《宣言》 汉译本质量不断提升; 《宣言》 汉译本传播对象从知识精英拓展到普罗大众。

(2)译本考证过程中,成果提出一些重要观点。(1)鉴定了新译本,认为乔冠华译本对成仿吾、徐冰译本有实质意义的修改,是一个新译本。(2)澄明以往对《宣言》的误解。成果指出陈望道译本蓝本不是英译本而是日译本; 博古译本的发行量超过 30 万不是夸大事实, 根据已有的统计至少发行 34. 6 万册;陈瘦石译本首次出版时间不是 1943 年而是 1945 年;等等。这些建立在细节考证基础上得出的新结论,有助于学界对 《宣言》 汉译本有更加精准的认识。

(3)成果考证 1920 年前 “阶级” 一词在 《宣言》 汉译本中的变迁后,提出两个观点:(1)随着 “阶级” 概念的泛化式使用,在“无产阶级”主要指 “劳动阶级” 而“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的逻辑演绎下,农民在中国语境中成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便是顺理成章,这为日后中国开展农民革命而非工人革命埋下了意识或者观念上的伏笔。(2)尽管《宣言》 汉译本中, 先进知识分子使用 “阶级” 概念来彰显社会群体间的“不和谐”,但对阶级斗争的革命方式仍有疑虑,其言说中的“阶级”形式亦极其有限,并不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与日后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语境下用于政治动员与建构政治合法性的 “阶级斗争” 大相径庭。

(4)话语的变迁反映着思想观念的变革。《宣言》 译本中从对等词、概念、句式到语气、词汇色彩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革命需要、社会政治环境等息息相关。在话语变迁中,有些话语被接受、延续甚至强化,而有些则被摒弃。 就近代中国而言, 那些经过中国革命经验筛选、赋意、印证的话语,最终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话语;只有符合人民群众需求、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话语才能得以保存、延续甚至强化。对等词只有凝聚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经验和意义时,它才变成中国自己的“概念”,成为“中国话语” 的一部分。

(5)成果对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借鉴,指出应该在竞争中积极引导,防止主流失语;主动回应实践需求,规避话语滞后;嵌入社会日常生活,避免话语漂浮等。

四 成果的价值

课题研究在多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形成自己独到且有说服力的观点,达到以 《宣言》 翻译、 版本传播为切入,审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历程,以期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建构予以启迪的目标。(1)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考证 《宣言》 译本、 译本间关联、版本刊布以及马克思主义术语变化的学术著作。(2) 成果推动了 《宣言》 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同时发掘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开启了从话语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的新领域。 (3)成果客观展现 《宣言》的翻译、传播与理解都呈现动态性,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认识。

(责编:孙爽、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