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洪飏 張祎航:“絕學”不絕於耳

——從近十年國家社科基金選題看甲骨文研究進展

洪飏 張祎航2020年10月13日13:4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始拓片圖像

利用計算機對甲骨圖像進行文字自動分割的結果圖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百年來甲骨文考釋實踐研究”主持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遼寧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

自1899年殷墟甲骨文發現以來,100多年時間裡,經過無數學者嘔心瀝血,我國甲骨文研究成果斐然。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高新技術手段的運用,后輩學者站在先輩學者肩膀上,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為古老的甲骨學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縱觀近十年國家社科基金甲骨文立項選題,盛況可見一斑。甲骨“絕學”枝繁葉茂,正煥發新機。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選題發布主要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五年規劃要點和年度課題指南的方式進行,具有導向性、權威性、示范性作用。鑒於此,本文以項目選題為樣本,以2009—2019十年間國家社科基金在甲骨文方面的立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些選題分類梳理,總結近十年我國甲骨學領域研究情況,並對未來研究進行展望。

近十年來甲骨文研究相關的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選題53項。總體而言,相關立項研究從數量上看增幅平和,穩中有升。從研究內容上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研究。

第一,甲骨現藏著錄的整理與研究。在近十年國家社科基金甲骨文有關項目的立項中與甲骨現藏著錄研究有關的分別是:“北京大學藏甲骨整理、保護與研究”“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整理與研究”“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旅順博物館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山東博物館珍藏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

此類對公私所藏甲骨的整理,是甲骨學研究的基礎工作,同時也是奠基之舉。這些甲骨現藏研究整合現有甲骨文文物資料,清點博物館館藏、私人所藏甲骨,進行一系列的甲骨拓片、照片、摹本,進而展開分期斷代、綴合考釋等深入研究。所整理的甲骨很多未收錄在現已出版的甲骨著錄中,部分尚屬首次出現,可以與已公布的甲骨著錄形成對比,對於甲骨校重、辨偽有著重要意義。這些甲骨現藏研究多由博物院、高校、研究所發起,具有綜合性強、整理系統、收錄完備的特點。

第二,甲骨文工具書的編纂。近十年有關甲骨文的立項選題中,有7項與工具書的編撰有關,分別是:“甲骨文合集三編”“《甲骨文引得》編纂及其數據庫建設”“甲骨學大辭典”“甲骨文詞匯纂釋研究”“《甲骨文字編》修訂與增補”“《甲骨文字詁林》補編”“商代甲骨法文讀本”。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商代甲骨法文讀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起的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此前在201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商代甲骨中英讀本》,選取120片甲骨刻辭介紹,重點關注甲骨文認讀,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此次推出採用中法文雙語的《商代甲骨法文讀本》,既是接續之譯作,也是中國古老文明在國際傳播的有力推廣,有助於中華文明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此外,在這些工具書編寫項目中,也有對已有文獻的補充修訂選題,如“《甲骨文字編》修訂與增補”“《甲骨文字詁林》補編”。《甲骨文字編》由李宗焜先生編纂,中華書局於2012年出版,摹錄了所能見到的幾乎所有甲骨字形,共計46635文,該書全面豐富,摹寫精確,代表了當時甲骨文研究的最高水平。2018年,李宗焜先生牽頭再補此書。《甲骨文字詁林》一書,由於省吾先生編著,中華書局於1996年出版,是深受學界認可並頻繁使用的大型甲骨學工具書。2010年,何景成先生發起對《甲骨文字詁林》的補編,並已出版面世。

這些針對經典專著、大型工具書開展的補編修訂工作,一方面輯錄近年來新增的甲骨文發現、考釋的優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對原書可能存在的錯漏遺失進行修正,力爭翔實有據,與時俱進,在舊有留存的基礎上更臻完善,收錄近年甲骨學領域研究成果,為甲骨學及相關學科的研究者提供能反映當前學界研究成果的工具書,以供學術研究參考。

第三,甲骨文字考釋與整理研究。十年間甲骨文相關立項中,多是與甲骨文字考釋有關的立項選題。“甲骨學的最基本的工作之一還是考釋文字。考釋文字從一開始就是研究甲骨最基本的工作,到現在仍然是最基本的工作。”此言不虛。這些項目重視辨析甲骨文字體字形,研究文字結構性質,進行字詞纂釋。其中,研究甲骨文字形字體如“甲骨文字字形義的整理與研究”“甲骨文字形義關系及字符系統研究”“甲骨文字形的配准識別研究”“甲骨文基礎字形整理研究”“利用神經網絡進行甲骨卜辭字體分類的初步研究”“殷墟甲骨文與戰國文字結構性質的比較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匯釋辨証”“甲骨字釋的整理與研究”“《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語言文字研究”,有助於甲骨文釋讀的深入開展。

第四,甲骨綴合、文例和分組分類研究。在甲骨文研究中,綴合、辨偽、校重和釋文修訂均屬於基礎研究領域。近十年通過國家社科基金的立項選題可以看出,學界不斷致力於這些甲骨文基礎研究領域的探索,從不同角度出發,在甲骨綴合研究方面,有“甲骨綴合理論的整理與研究”“基於字體分類的甲骨卜辭綴合研究”“甲骨綴合類纂及數據庫建設”多個項目。在文例研究方面,有“殷墟花園庄東地甲骨文例研究”。

除此之外,這些立項選題中多進行“甲骨分組分類研究”,這也是近年來甲骨學研究呈現的一種趨勢。以組類為單位,既可以進行精細分析,也可以與他組他類做橫向的比較探究。代表項目有“類組斷代理論視野下的商代甲骨文虛詞研究”“歷組甲骨文字體類型研究”“殷墟甲骨出組、何組、黃組的比較研究”“基於組類差異的甲骨文字詞關系研究”“殷墟甲骨文分類與系聯整理研究”。

第五,甲骨文殷商歷史等的研究。在殷商歷史研究方面,甲骨學與多類相關學科協同研究,從已發現的甲骨文中探尋殷商時期先民們的生活痕跡和殷商社會的風土人情。在53項甲骨文相關研究立項選題中,有10項與殷商歷史有關,多以甲骨文文字材料中蘊含的歷史信息為研究對象,抽絲剝繭加以分析,並與現有史料對照,從而獲得對殷商社會的更多認識。其中研究天文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歷法研究”,研究體育如“殷墟甲骨文體育刻辭整理與研究”,研究佔卜如“商代甲骨佔卜流程與卜法制度研究”“殷墟甲骨鑽鑿布局研究”,研究刑罰如“殷墟甲骨文刑罰類卜辭整理與研究”,研究美學如“商代甲骨文與儒家核心審美觀念的起源及中華文明早期形象建構研究”,研究軍事如“甲骨軍事刻辭的分期分類排譜、整理與研究”,研究殷商地名如“分類斷代與環境變遷背景下殷墟甲骨文地名遺產再研究”等。這些項目雖然所涉學科不同,所用方法不一,但均與甲骨文研究息息相關。

第六,甲骨文數據庫建設。在對近十年國家社科基金甲骨文相關立項選題的整理過程中可以看到,多個甲骨文數據庫的建設選題赫然在列。在53項選題中,有6項與甲骨文數據庫建設有關,分別是:“殷墟甲骨文譯注與語法分析及數據庫建設”“甲骨文材料整理及圖文數據庫建設”“殷墟甲骨拓本大系數據庫建設”“殷墟甲骨文形態研究與數據庫建設”“甲骨綴合類纂及數據庫建設”“《甲骨文引得》編纂及其數據庫建設”。

甲骨文數據庫建設項目的存在不僅體現了科技手段應用對甲骨學研究的積極影響,也意味著有可能形成更為開放的網絡資源獲取平台,能夠極大程度上便利學者們查閱資料、檢索圖文,可以說是繼出版紙質版甲骨著錄之外的雲端嘗試。近年來學界在甲骨文數據庫方面的探索建設,使得現有文物、文獻資料去碎片性,更為數據化、集中化,通過資源整合提升數據文獻利用率。

綜觀近十年的甲骨文立項研究,逐漸呈現出專項化、系統化、精細化的特點。無論是綴合、辨偽、校重還是分期斷代、文字考釋,都反映出在甲骨文研究某一領域內的不斷鑽深攻堅、探源出新,既解決舊有研究中遺留問題,也不斷提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各類甲骨文基礎研究領域的不斷縱深推進,帶來了甲骨學研究的繁榮盛景。具體表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甲骨文的研究不斷做深做細,相關專題研究越來越多。如以甲骨收藏地為單位進行的研究,包括旅順博物館、重慶三峽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都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照片、拓片、摹本、釋文角度深挖細掘。如以類組為專題的研究,有關於賓組卜辭、歷組卜辭、黃組卜辭、子組卜辭的研究等。

其次,甲骨文研究體現學科交叉。甲骨學研究涉及語言、文字、考古、歷史、體育、美育等多個學科。例如在殷商歷史研究方面,甲骨學與多學科聯動合作,研究內容涉及殷商社會方方面面,憑借現有豐富的甲骨文文獻資源,援引考古材料作為証據,既得以印証學界對殷商社會風貌的諸多猜想,也使人們對上古時期先民的生活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最后,甲骨文的研究應用計算機新技術手段。計算機技術運用於甲骨文的研究,包括進行圖像處理、甲骨綴合,利用人工智能識別甲骨文字,進行數據庫建設,形成開放的網絡資源平台。甲骨學與其他學科的聯動研究熱度不減,現代科技手段更為甲骨文研究助力良多。無論是甲骨文自動識別系統的設計還是各類數據庫的建設,網絡雲端已經成為繼紙本外新的甲骨文資料整合平台。伴隨甲骨文自動化、科學化檢索平台的出現,學術界不僅能更為方便地獲取相關學術研究資源,而且能從更為廣泛和深入的視角開辟甲骨文研究的新領域,進而嘉惠學林。

通過愈發深入的研究和生動的學術傳播,我們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甲骨學與諸多學科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內在地體現為學術研究之間的互動,更體現在學術價值的社會運用之上。從現實看,今天的甲骨學研究,已經不再屬於寂寥的“絕學”,在眾多學科交叉、學術方法交匯、學術價值交融中,甲骨學研究呈現出繁榮局面。可以想見在未來,甲骨文這一印証著古老而神秘領域的研究逐漸回暖,必定佳作頻出。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