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牛變秀 王峰明: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經濟發展”的內涵

牛變秀 王峰明2019年09月12日08:4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王峰明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資本論》語境中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負責人、清華大學教授﹔牛變秀系北京農學院教授

馬克思講:“經濟,即生產過程本身。”物質生產又由兩個方面組成:生產力構成生產過程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則構成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根據小麥的味道,我們嘗不出它是誰種的,同樣,根據勞動過程,我們看不出它是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這句話所表達的,就是生產過程的物質內容和社會形式之間的區別。經濟具有二重含義,同樣,經濟發展也具有二重含義。馬克思明確指出,“經濟發展即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以此來看,在馬克思的思想論域中,經濟發展不等於GDP增長,因為后者只是一種交易價格,隻要發生了市場交易和貨幣關系,哪怕是去破壞一種商品或物質產品,也會作為一種增量而加入GDP。同樣,經濟發展也不等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因為后者只是表示在單位時間所生產的物質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變化,或者說生產單位物質產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生產力的提高,而且意味著生產關系的進步。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在談到英國殖民統治在印度造成的未來結果時指出,印度人民能否獲得解放,“不僅僅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於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后者所強調的,正是生產關系變革的重要性,這種變革除了這裡所說的不同性質的生產關系之間的更替即質變,還包括同一種生產關系的不同實現形式之間的更替即量變。

從內容來看,物質生產即勞動過程“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通過勞動,人們改變自然物質的存在形態,獲得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物質資料。這是人類存在的必要條件,具有“永恆的自然必然性”。作為“人改造自然”的活動及其結果,物質生產和生產力所表示的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不論是在什麼樣的社會形式下進行的,勞動過程得以進行所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就是所謂的“生產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就是這樣的生產要素。如果說勞動者是勞動過程的“人—主體”要素,那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就是勞動過程的“物—客體”要素,后者又統稱“生產資料”。貨幣不是生產要素,它只是媒介生產要素交易和流動的手段﹔資本不是生產要素,它只是“一種以物為中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並且“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科學技術不是生產要素,隻有與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用馬克思的話說隻有通過“應用”,科學技術才能對勞動過程產生影響,從而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要素。馬克思把勞動過程區分為農業、制造業或加工工業、建筑業、採掘業和貨運業等不同的生產部門。這五大產業構成真正的“實體經濟”。

從形式來看,人與自然要發生關系,人與人之間就必須結成一定的關系,后者決定了物質生產的社會性。人與人在物質生產中所發生的關系,既包括像人與人之間的簡單協作和分工協作這樣的“技術—合作關系”,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權力—支配關系”。前者屬於生產力,后者則屬於生產關系。馬克思講:“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這就是說,分工的每一個階段還決定個人在勞動材料、勞動工具和勞動產品方面的相互關系。”這裡,個人與勞動材料和勞動工具的關系,就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關系﹔個人與勞動產品的關系,就是生活資料的分配權關系。作為“權力—支配關系”,二者共同構成生產關系的內容,並且共同決定了人們在物質生產即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們最根本的物質利益關系。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所有制關系。公有制包括原始公有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公有制等不同形式,而私有制則包括奴隸主私有制、封建地主私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勞動者個體私有制等不同形式。如果說勞動者個體私有制是“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那麼其他私有制則“以剝削他人的勞動為基礎”。盡管說在現實中不同性質和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可以並存,甚至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既不能把不同性質的所有制混為一談,也不能把同一種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混為一談。

歷史地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土地等“人周圍的自然”和人種等“人本身的自然”,曾經是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因素,它們至今仍然是決定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由資本推動的機器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並入生產過程,使科學技術向生產要素轉化,使勞動過程向科學化和物質技術意義上的社會化轉變,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由此得到迅猛發展,科學技術從而成為“第一生產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科學技術成了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的內在要素,而只是昭示了科學技術的應用對於推動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一如馬克思所言,“資本的趨勢是賦予生產以科學的性質”,從而使“整個生產過程不是從屬於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現為科學在工藝上的應用”。同時,伴隨資本而來的是一個具有悖論性的生產和生活世界。資本主義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卻破壞了生產力賴以發展的兩個重要源泉:勞動力和大自然。馬克思說:“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於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個人”。對土地的掠奪引發了資源危機和生態危機,對勞動者的掠奪則造成了人口危機和社會危機。

在任何社會中,生產關系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既有舊生產關系的殘余,也有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還有新生產關系的萌芽。加快經濟發展,既要把不同性質的生產關系區分開來,把握它們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所處的具體方位,把握它們已形成的歷史條件和業已發揮的歷史作用,把握它們之間的連續和斷裂、並存和繼起﹔又要根據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發展的具體情況,尋求適合生產力發展的不同生產關系的最優結構和組合﹔對於同一種生產關系,還要不斷探索它的具體實現形式。

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競爭是環境和資源的競爭,加快經濟發展,就必須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的競爭也是人才和人口資源的競爭,加快經濟發展,就必須合理調控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質量﹔經濟發展的競爭還是科學和技術的競爭,加快經濟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此必須大力推進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國家,加快經濟發展,就必須在大力發展物質生產和生產力的前提下,既注重發展非公經濟,充分肯定和承認歷史合理性和積極作用,又不忘其歷史局限性,對之給予必要的引導。特別是,必須既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又要在馬克思“重新建立個體所有制”思想的指引下,大力發展集體性合作經濟,不斷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唯其如此,才能在物質生產力“自由的、無阻礙的、不斷進步和全面的發展”的基礎上,保証生產資料歸人民所有,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實現美好生活的需要。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