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郭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郭威2019年09月12日08:3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環境約束視域下的我國工業增長績效、動態演進及影響因素問題研究”負責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這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提出的科學的改革舉措。在內外部環境和條件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適應這種變化,在傳統的需求管理仍有優化提升空間的同時,迫切需要實施供給側管理,通過改革制度供給,優化體制機制,大力激發微觀經濟主體活力,增強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動力。因此,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激發經濟活力,推動供需結構的有效匹配,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一,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要在鞏固2015年以來取得的各項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化解過剩產能,加快無效供給的出清和低端產能的減少。一要堅持多種措施並重、按照企業實際情況分類應對,對於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推動其轉型升級,提高其技術水平,提升其供給能力﹔二要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政策的協調配合下,發揮好政府引導作用,引導企業加快過剩產能出清、淘汰落后產能,探索建立有效的市場出清機制﹔三要處置好產能出清和人員安置的問題,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將加碼處置啟動難、實施難、人員安置難等問題。

要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重點推進大規模減稅降費,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市場交易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准。

要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重點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等。加大脫貧攻堅、農業農村、水利、生態環保、社會民生、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

第二,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發展更多優質企業。

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多運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對不同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准,提供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減少政府對資源配置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對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很多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對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整改,制定相關政策予以完善,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增強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要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和秩序。通過放寬准入限制、提高政務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優化企業服務,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吸引外資和各類高端資源要素集聚,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包容、開放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第三,提升產業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

要加強自主創新,大力支持國內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強基礎前沿和高新技術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降低對外依賴度,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數量與質量,加大對創業創新的政策傾斜,增加財政和金融的資金支持力度。要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降低科技創新成本。

要推動中國企業和外企合資合作,加強市場有序有效的開發力度,一方面在與外企的交流合作中吸收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來推動中國企業自身的優化,另一方面在競爭中開發企業的潛力,促使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要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的高水平、大規模創造與有效轉化應用,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形成規模效應。在著力振興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依托現有產業集群和國家級開發區,聚焦集群內產業關聯度低、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不夠等瓶頸問題,努力提高集群內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相互協同、配套服務水平,打造一批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的平台載體,使集群成為集成制造與服務功能的產業鏈集合,不斷提升全產業價值鏈競爭力。

第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加有效的高質量供給,促使供給側更好地滿足需求側的需要,調節供需失衡的狀態。

要挖掘三大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改善就業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銜接好人力資源和產業就業需求,完善人才和崗位的對接機制,避免失業率高和空缺崗位並存的現象。

目前,部分金融機構在“自娛自樂”過程中導致資金“脫實向虛”問題凸顯。為此,我們要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更多資源引導到有發展前景、競爭力和高效率的實體經濟領域。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