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伯江:新中國70年語言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張伯江2019年08月28日08:58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新中國70年語言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基於句法語義互動關系的漢語形態句法研究”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語言學教學與研究得到全面發展,成績斐然。新時代,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致力於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構建之時,有必要回顧和研討70年來語言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設問題。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語言學的學科體系建設相對來說是起步較早、發展比較成熟的,中國科學院建院之初就設有語言研究所。70年來,作為國家科學院的專門語言研究機構,語言研究所一直發揮著科研領頭的作用。語言研究所最初以文字改革、民族語文和現代漢語研究為主要任務,隨著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民族語言研究所相繼成立,語言所的全部任務轉變為研究漢語的歷史與現狀。很長一段時期內,是以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音學、方言學、詞典編纂、機器翻譯、情報資料等學科為主要支撐的。這個學科分類格局明顯受到蘇聯影響,主要思路是按研究對象的時代(古代、現代)劃分學科並體現在教學與研究各方面。1977年呂叔湘在語言研究所設立近代漢語研究室,是對語言研究學科的一次重大調整。這個學科的設置,並不是對應於史學上以社會歷史界定的“近代”概念,而是出於文言與白話之別的文體性學術考慮,體現了呂叔湘把現代漢語看作近代漢語一部分的學術理念。事實証明,這一學科的設立,極大推動了漢語歷史與現狀的全面研究。2001年,沈家煊在語言研究所徹底廢除了以時代為依據的學科分類法,按學科自身的性質設立句法語義學、歷史語言學等學科,是語言研究機構第二次重大學科調整,使得語言學科自身的分類格局更加合理。

跟語言專業有關的高等院校教學體系中,二十世紀初期外國語文系就有語言和文學的分別,其后中國文學系裡文學和語言的專業區別也越來越明顯,五十年代起北京大學為了給語言研究所培養人才開設了漢語專業,但語言學單設專業的做法並未在國內其他高校推廣。早在1948年,《國文月刊》上刊出聞一多關於合並中文外文、重新分為文學系和語言系的主張,朱自清、陳望道、呂叔湘等學者都撰文參與了討論。60多年后,在高等教育體系中設立語言學一級學科的討論再次興起,當年學者論及的師資、生源等問題依然存在,而國家的需要已迥異於當年,應該說,在大學裡設立語言學一級學科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這一學科內部的次級學科設置如何更好地體現現實需求的問題。與此相關的是初等教育中的漢語語言學教學。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仿照蘇聯的做法在中學裡分別開設“文學”和“漢語”兩門課程,實踐証明並無必要。但隨后數十年間,語言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小,也是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我們設想,如果大學的語言學系有了較為合理的專業設置,或許可以更加有效地帶動中學語文課程裡語言學知識教學的目標性與實用性。

語言學的學術體系建設雖然遠未成熟,數十年間理論和方法的探索卻異常活躍,其中一條清晰的主線,就是對漢語特點的求索。

中國古代有成熟的文字、音韻、訓詁研究,方法上自成體系,二十世紀以來與西方現代語言學方法結合,尤其在語音研究上,無論是古代語音的構擬,還是現代方音的記錄,以及共同語語音的分析,都取得了長足進展,具有顯著的現代科學色彩。我國古人沒有系統的語法論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學者借鑒拉丁文法和英文文法的體系嘗試建立漢語的語法體系。四十年代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和王力《中國現代語法》在建立符合漢語實際的語法體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新中國成立以后,呂叔湘、王力所主張的注重句式、注重語義、注重修辭的取向在語文知識的普及和推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十年代漢語研究界受蘇聯的影響展開了主語賓語問題、詞類問題等幾場大的討論,由於眼光過於局限於跟俄語的對照,許多提法比起四十年代呂叔湘、王力的水平不進反退。如對漢語主語、賓語的認識比起呂叔湘《從主語賓語的分別談國語句子的分析》多有不及﹔對漢語詞類的認識,也沒有跳出朱德熙批評四十年代“文法革新討論”中“對劃分詞類的標准隻能是詞的分布這個原理還缺乏認識”的局限。應該說,五十年代受蘇聯影響的幾次漢語語法專題討論對漢語研究正確道路的負面影響,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反思。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漢語語言學的理論探討日益活躍,集中在方法的研習上。從六十年代、八十年代美國描寫主義方法的運用,到八九十年代功能語言學、生成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等方法的借鑒和使用,為漢語語法的多側面觀察打開了新的視野。語言事實日益豐富,研究方法日趨多元化,但離學術體系目標的實現還很遙遠。現在回過頭來反思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西方語言學理論和方法更加注重世界語言的多樣性,力求在研究方法上能夠駕馭跨語言的共性,並且為語言間的差異設立合理的參數,而不再是隻聚焦於印歐語系的語言特點。這當然對各種語言異同的普遍描寫顯出效力。但是,著眼於語言之間共性與差異的“世界眼光”卻未必能夠幫助我們解釋漢語自身的深刻理據。這就是漢語研究學術體系迄未成形的根本原因。

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呂叔湘就力圖拋棄那些從形態語言裡借用來的觀念,建立符合漢語實際的語法體系。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沈家煊針對漢語詞類范疇和句法關系的幾個經典難題苦思良策,通過對世界語言的廣泛觀察和對漢語事實的深入思考,從漢語最基本的詞類范疇名詞與動詞的關系入手,發現漢語存在各級語法單位之間一系列的范疇包含關系,而這正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范疇包含關系相吻合的。應該說,這是百余年來第一次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特征和世界語言變異眼光,對漢語本質作出的系統性揭示,是中國語言學體系建設的重要成果。

學術體系的創新必然伴隨著話語體系的創新。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漢語研究者習慣於使用西方話語體系與國際學界對話,這樣做固然實現了順暢的“接軌”,也使外國學者比較容易了解一些漢語事實,但這樣傳播出去的漢語事實只是分別對應於其他語言的一些支離破碎的側面,無法展現漢語的整體面貌,同時丟失了反映漢語本質精神的最重要內容。如沈家煊指出:區別實詞和虛詞最初是中國古人對語言學的貢獻,西方學者知道后引入他們的語言研究,意識到這個區分原來十分重要,這一對概念到西方轉了一圈,改裝以后貼上西方的標簽,返銷到中國,中國人反倒忘了它本來的含義,按西方對立觀念來理解了,這值得我們反思。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學者先后提出了韻律句法、語體語法、糅合語法、對言語法等涉及漢語本質的標識性概念。這些概念遠承古代詞章學傳統,近接呂叔湘、朱德熙等現代學術大師的學說,同時,在當代語言類型學視角下,經過西方當代語言理論形式句法、生成語法和認知語法的系統解釋,形成了兼具當代學術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漢語話語體系。

回首70年來中國語言學走過的道路,盡管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經歷過模仿國外學術體系、進入西方話語體系、參照他國學科體系的過程,但總的來看,漢語研究者追尋漢語自身特征的初心,一直是驅動幾代學人學術追求的動力。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更多學者在紛繁的西方學說面前表現出了冷靜和理智,時刻保持著繼承性和民族性的強烈意識,抱有原創性和時代性的高位目標,體現著系統性和專業性的科學精神。展望未來,我們希望中國語言學在立足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前提下,打造一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科研院所的語言學學科體系﹔構建一個融合馬克思主義思想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語言學先進理論的語言學學術體系﹔建造一個基於中國文化又通行於國際學界的語言學話語體系。因此,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中國語言學理論體系,是新時代語言學者的學術目標,也是新時代語言學者的使命擔當。

(責編:孫爽、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