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謝玉梅:脫貧攻堅背景下的設計參與扶貧

——基於江口的考察

謝玉梅2019年05月08日08:30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脫貧攻堅背景下的設計參與扶貧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打贏脫貧攻堅戰跟蹤評估研究”首席專家、江南大學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全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有153個縣脫貧摘帽。但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過程中,貧困地區人居環境、人口結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正面臨結構性變化,這些變化貫穿於人們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多個方面,這對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提出了挑戰。

設計參與扶貧的概念與內涵

在黨中央確定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指引下,各地在扶貧實踐中探索出金融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等多種扶貧模式。國內設計界對設計參與扶貧同樣作出了回應,主要從實踐層面通過為村庄整治提供設計方案、非遺再造、傳統工藝再設計等方式帶動脫貧。但在研究領域,並沒有對設計扶貧的概念和內涵作出清晰界定。

2018年4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組織、機構、企業以及院校在我國杭州良渚共同發布了一份《設計扶貧宣言》,首倡“設計扶貧”,提出運用設計力量為扶貧做貢獻。這是設計界第一次對設計扶貧的正式回應。2018年9月,我國工信部出台設計扶貧三年行動計劃,第一次提出設計扶貧概念。在脫貧攻堅大背景下,所謂設計扶貧就是把設計納入扶貧工作體系中,通過設計創新改進扶貧開發方式,充分運用和發揮獨創、道德、情感、美學的設計力量來助力脫貧。設計扶貧的理念主要是“以設計尊重並發揚多元的人文生態,推動健康的產業生態和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生態”,這與生態扶貧的功能定位及精准扶貧的扶貧目標相契合,強調通過設計創新在經濟、社會、環境領域形成良性循環,有效提升產業活力和生命價值。設計參與扶貧的路徑主要包括提供解決方案、品牌建設、鄉村風貌或公共設施改觀設計、非遺再造、鄉村特色旅游產品和服務設計、田園社區建設等多個方面。

設計參與扶貧的江口探索

貴州江口位於貴州省武陵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交通閉塞,土地碎片化,產業結構單一,2014年貧困發生率達19.85%。基於對縣域資源和村域貧困現實的總體性把握,該縣先人一步,通過設計實踐深度發掘本地資源與特色文化,尋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探索了一條利於形成脫貧長效機制的新路。

用資源創建區域品牌。江口境內有“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屬於聯合國“人與生物保護圈”成員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的4條主要河流和99條溪流均為II類以上水體、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3.56%、有漢、土家、苗、侗、羌等1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0.84%,但生態脆弱性導致了生態貧困。國際成功案例表明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福利存在互補性,這種密切聯系對高度依賴自然資源開發的農村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尤為重要。如何在環境保護與脫貧之間找到平衡點,江口設計先行,通過與省地質調查院和相關公司合作,結合空間結構和產業規劃設計了從面到點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以梵淨山申遺為契機,創建梵淨山區域品牌,打造梵淨山文創產品、梵淨山民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梵淨山地理標識,逐步形成以“梵淨山珍”為品牌的綠色健康養生系列產品。利用梵淨山區域品牌,集聚梵淨山自然資源、宗教和多民族文化,把“神奇的山、干淨的水、清新的空氣”與獨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

以區域品牌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對於生態資源比較充裕的江口而言,如何讓生態資源成為確保脫貧的有效資本,並有效防止返貧呢?基於對全縣經濟、地理、資源、氣候、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江口確立了以區域品牌為核心的縣域-村域聯動產業聯盟發展模式。一是發展旅游產業,用市場機制配置生態資源,利用社會資本挖掘生態資源價值。引進13家旅游企業,創建景區、中國傳統古村落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形成面點結合的旅游產業群。二是發展規模化生態農業,整合扶貧資金重點扶持生態茶、獼猴桃、冷水魚、中藥材和蔬菜項目。例如,2018年,江口引進貴茶集團,吸納17家茶葉生產企業加入貴茶產業聯盟。貴茶集團負責研發、技術指導、標准認証、茶葉深加工、品牌設計和市場開拓,加盟企業、合作社和農戶負責茶葉種植和粗加工,建立閉環產業鏈,在景區周邊山區開發茶園,實現“茶旅”互動,促進產業發展良性循環。

通過設計創新激活鄉村價值,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生態。梵淨山周邊的自然村落風景優美,少數民族居多,由於長期交通閉塞、生活貧困而保留了古朴民風。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典型的兩層木質吊腳樓、長桌宴、篝火舞會等都是其獨特的文化資源。綜合匯集梵淨山周邊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通過設計創新重新賦予鄉村新的生產、生活、生態模式。例如,寨沙侗寨通過打造侗族風格的鐘樓,吊橋、廣場、舞台、民族博物館等公共設施和建筑景觀,為特色生態旅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雖然木質吊腳樓是侗族的傳統建筑,但年久失修加上人畜混居,人居環境臟亂差,政府通過開展環境衛生運動消除人畜混住現象,同時整合扶貧資金和農戶扶貧小額貸款引導農戶自覺參與脫貧行動。通過對原建筑進行復建,統一建造衛廁設備,招商引資發展民宿,不僅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還拓展了農戶就業增收渠道。2018年,侗寨實現總收入1.5億元,人均純收入3.8萬元,實現了整村脫貧。

結論與啟示

江口設計參與扶貧的實踐為中西部生態環境脆弱貧困地區環境保護和扶貧提供了示范,也為建立精准脫貧與鄉村振興銜接機制提供了可行方案。

設計創新是扶貧脫貧的有效手段。扶貧開發和生態保護是我國西部地區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兩項主要任務,兩者在空間上存在高度重疊,如果找不到解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辦法,單一的生態環境保護或扶貧政策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對生態環境的過度依賴。生態與發展是辯証統一的關系。設計創新具有的獨特優勢可以形成一種綜合自然資源和傳統文化匯聚而成的創造力,通過對各種資源組合、包裝、品牌打造、產業提升推進產業規模化,最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區域品牌優勢轉化為區域競爭優勢。

通過多元設計創新,實現人文生態、環境生態與產業生態的融合。基於精准扶貧過程中積累的縣域村域資源、環境、產業和人文數據,通過一體化設計可以為異地搬遷居民提供教育、醫療、養老、社區等綜合解決方案。江口梵淨山景區居民整體搬遷案例為設計整合並引導資源解決社會公共問題、改善人居環境提供了借鑒。在尊重民族文化基礎上,設計可以引導特色產業參與農產品的價值提升過程,通過延伸產品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貴茶的閉環產業鏈模式是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有益探索﹔此外,面向貧困地區人群提供精准的設計項目,對衰敗村落進行公共空間重塑,對鄉土文化進行再造提升,可以形成支撐鄉村振興這一動態系統整體性發展的動力。

設計參與扶貧有利於建立農戶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農戶內生動力。在設計參與扶貧過程中,面對區域或鄉村文化生態、空間、秩序變化、環境壓力,可以通過設計創新為農戶參與扶貧提供原動力。一方面,以產業為主導,根據不同產業特點設計農戶參與機制和參與方法,實現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另一方面,通過推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益聯結全覆蓋。

設計參與扶貧的江口實踐表明,設計能夠通過多元路徑把本地資源和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生態環境改善與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雙贏”目標。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應發揮設計力量,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關系,讓更多人獲得幸福感。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