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勁楊:整體論的當代定位與思想整合

劉勁楊2019年03月26日10:5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當代整體論‘整體與部分’思想的梳理與整合”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整體論在當代社會的意義日益凸顯,愛因斯坦曾預言:在21世紀,兩個精神產品(即相對論和整體論)將指導人類的思維。雖然人類對世界的整體思考可追溯久遠,但把整體論作為一種科學路徑卻是20世紀以來的事情。

當代整體論的興起與形式基礎

“整體論”(Holism)一詞由斯穆茨於1926年在《整體論與進化》一書中創用,他強調學科分化已造成物質、生命和心靈之間的巨大鴻溝,應以整體論作為思考世界的新取向。對整體論的一個常見誤解是:認為“整體論”就是一種關於整體的“理論”。而“理論”在強意義上是指建基於統一概念之上的命題體系,能接受經驗檢驗並具有預測力。事實上,“holism”的字面意思只是弱意義上的“整體主義”,即一種關於整體或以整體的視野來看待和處理對象的哲學立場,包括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在此意義上,我們說延續400多年的經典科學傳統可稱為“還原論科學”,而20世紀以來的一些整體主義取向的“新科學”,如復雜性科學則被冠以“整體論科學”。

當代整體論發展迅猛,不論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領域,還是哲學等人文學科,整體主義進路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甚至引領著學科的變革方向。這正如貝塔朗菲創立一般系統論時的感言,“我們將被迫在知識的一切領域中運用整體或者系統的方式來處理復雜性問題,這是科學思維的一個根本改造”。20世紀以來的格式塔心理學、系統論、復雜性科學、認知科學、生態學等科學前沿均是推進當代整體論發展的主要動力,此外還包括語言學、符號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對整體主義路徑的拓展,形成了豐富多彩乃至錯綜復雜的各種整體論:如生物整體論、生態整體論、系統整體論、心靈整體論、心理整體論、語義整體論、有機整體論、理論整體論等。

面對不斷擴張的整體論思想版圖,何謂整體論成為一個基礎性困惑: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整體主義都被稱為某某整體論﹔另一方面,不同題材的整體論其實是難以通約的,如我們很難依據生物整體論的主張來為語義整體論提供解釋或辯護。那麼,這些題材各異、維度多樣的整體主義的共性是什麼?與題材多樣性形成對比的是,幾乎所有整體論在形式上都可體現為對整體、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不同界定。整體論與還原論、整體主義與元素主義、集體主義方法論與個體主義方法論等,這些不同領域激烈的論爭也是圍繞整體與部分的基本問題展開的。因此,不同整體論思想的共同基礎一定不是題材上的,而是形式上的。在形式上,整體與部分及其關系可作為不同整體論的基礎。如果能揭示出這一普遍基礎,就有可能實現諸多整體論思想的深層整合。

整體與部分及其關系是整體論思想的基礎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有句充滿智慧的箴言,“不可能隻認識部分而不認識整體,同樣的也不可能隻認識整體而不具體地認識各個部分”。然而,不論是“整體”還是“部分”,在不同語境下有著不同的內涵與外延。“整體”可等同於“一”(unity)“全體”“系統”“組合”“集合”等這些術語﹔“部分”則常常指涉“成員”“組分”“元素”等。在此情形下,唯有從整體與部分的更為基礎的形而上層面展開深入思考,才能辨別這些表述是否合理,也才能推進整體論思想的整合。

亞裡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明確把“整體”“部分”作為一對普遍范疇。他認為“部分”意謂三種分割:量的分割、本質的分割和定義上的分割,其中本質的分割是其核心內涵。一個雕像,在本質的意義上,隻有形式才是其部分。而關於整體,亞裡士多德認為,首先表現為部分的完全,其次也是包含和統一,其最重要的本質是:每一整體是一而不是多。在亞裡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中,“整體是什麼”始終是與“實體是什麼”“什麼是存在”這些終極問題的思考相聯。

僅從內涵的角度思考整體與部分還不夠,帕斯卡爾的睿智就在於指出了整體與部分總是處於相互關系中。例如,A是B的部分,B是C的部分,那麼就可推出A是C的部分,這是可傳遞關系﹔而A絕不可能是其自身的恰當部分,這是非自返關系﹔A如果是B的部分,則B一定不是A的部分,這是非對稱關系。胡塞爾於20世紀最早意識到這一點,開創了形式存在論,成為當代“部分論”(Mereology)的先驅。這種形式在先的觀點,主張將整體與部分視為一種普遍的、在先的純粹形式關系,正是它們決定了組合物的存在,這大大加深了我們對整體與部分的理解。

不論是作為普遍的范疇還是純粹的形式,整體與部分均面臨各種“組合難題”的挑戰。整體如何是“一”而不是“多”?部分是比整體更為首要的存在?“整體”的純粹形式定義是什麼?任意元素與元素的結合均可成為組合嗎?我們究竟該如馬赫那樣堅信“一切實體對象均是復合體,復合體只是由元素所構成的暫時性的恆定組合,真正實在的是元素”,還是採納當代物理學家波姆的主張,“一切是一個未破缺、未分割的整體運動,每一‘事物’都只是從這整體運動中抽象出來的相對不變的方面”?這些困惑是整體論在哲學層面最深的難題,也是許多具體整體論困惑的根源。

整體論思想的整合與澄清

整體論首先面臨的往往是邊界困惑。對於一名生態研究者,整體是一個活細胞,或一片樹葉,還是整座森林,甚至整個地球?我們要特別注意“絕對整體論”與“相對整體論”的區分。前者隻承認整體,甚至把整體等同於宇宙全體或“一”,取消部分與組分的存在﹔后者把整體視為基於相互關聯組分之上的整合,整體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具有相對性。科學意義上的整體論均是相對整體論。相對整體論還有強弱之分,強(相對)整體論要比絕對整體論弱一些,它反對分割,但承認整體邊界的存在﹔弱(相對)整體論是指接受整體邊界,接受整體指導下的分割。通常認為整體論與還原論是嚴格對立的,然而弱還原論與弱整體論卻可兼容,真正對立的是強整體論與強還原論,前者取消了部分,后者消除了整體。

整體論者常常主張,因為對象是一個整體,所以依據部分就無法認識對象,並且我們絕不能分割對象,隻能以整體方法來應對。這樣的觀點其實預設了存在論、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同構,沒有看到不同層面的“整體”其實並不一致。在科學方法的實踐中,某一對象是否是整體很大程度上都要取決於待解決問題的需要。對於“整體”對象,有時還原論方法反而能揭示出整體的一些特質。沒有精確的科學還原論探究,也許至今我們對宇宙這個整體還處於神秘主義的感悟中。

整體的“一”源於事物構成的“一”與事物形成的“一”。前者是整體與部分的構成維度,整體是作為部分的組合而存在﹔后者則是整體與部分的生成維度,整體是作為生成的形式而呈現為一。這兩種維度可對應於兩種整體論:構成整體論以構成性關系為前提,從整體出發來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前提與結論具有演繹性﹔生成整體論以生成性為前提來理解和應對問題,揭示整體演化過程的內在機制。一般地,機械性構造物均可作為一種構成整體,而生命現象都可視為一種生成整體。這正如生成論的倡導者金吾倫所強調的,“生成”有“產生”與“形成”之意,整體是動態的和有生命的,整體不是由部分組成的,整體就是整體。

整體論在各領域實踐中不斷得到探索,當代科學的整體主義進路,思想史上的整體與部分思考都可作為當代整體論的思想資源。彼得•聖吉在系統動力學影響下於20世紀90年代創立了“系統思考”和學習型組織理論,引領了管理學變革。之后,他又借鑒東方禪宗思想,提出“U理論”,倡導一種更為徹底的整體思考范式。世界復雜性科學的中樞聖塔菲研究所數十年來一直把“涌現”作為整體論科學的突破口,韋斯特在其2018年的最新著作《尺度》(又譯為《規模》)中強調,真正的“萬物理論”應致力於揭示事物生長的規律。當代整體論正深刻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亟待展開更為廣闊的跨學科合作,它的基礎性意義在於,每一個存在的事物都是部分的整體。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