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濤:“孔子”的“美國之行”

張濤2019年01月15日13:2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孔子思想傳入美國的淵源研究”負責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

自16世紀歐洲耶穌會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孔子論著便通過會士的譯介傳入西方,爾后又傳入英屬北美殖民地。通過這些論著的傳播,“孔子”完成了踏足歐洲、登陸北美的“西行之旅”。

“孔子”行腳美國的主要途徑

根據現有資料,美國社會最早公開提及孔子,是在1709年。是年,波士頓的一份報紙稱呼孔子為“中國的偉大聖人”。此后,孔子迅速進入美國公眾視野,成為美國社會文化意識的組成部分。

歐洲耶穌會的譯著,是美國社會接觸孔子的最早媒介。殷鐸澤等17位會士參與編譯的《中國哲學家孔子》(1687)及其法文和英文節選本《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1688、1691),首次完整介紹孔子生平並翻譯《大學》《中庸》和《論語》,很快傳入英屬北美殖民地,引起巨大反響。耶穌會的信件、中國觀感和報告,同樣被美國眾多出版物和個人手稿所引用。耶穌會筆下的孔子,既有完美的道德,也有高尚的品行,甚至還有上帝意識。18世紀中后期美國產生的、有重要影響的歐美啟蒙思想家,幾乎全盤接受耶穌會的孔子觀,進一步推動了孔子以完人身份在美國立足。

18世紀末期,新教傳教士開始踏足東南亞和中國,成為孔子“美國之行”的另一推動力量。英國教士馬士曼的《孔子的著作》(1809)、高大衛的《通稱為四書的中國經典著作》(1828)等,代表著西方人士繼耶穌會之后又一次孔子思想譯介高潮。隨著譯本和英國傳教士的中國主題著作、報告和書信進入美國,一個完全不同於耶穌會的刻畫、充滿負面色彩的異教孔子出現在美國。1830年,美國傳教士加入新教來華傳教的行列,向美國社會傳遞著無異於英國傳教士的孔子認識。普魯士傳教士郭實臘的英文著作、英國傳教士1817—1822年在馬六甲出版的《印中搜聞》和美國傳教士1832—1851年在廣州出版的《中國叢報》,都充斥著抨擊孔子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紛紛進入美國。

歐美商人和文人所提供的世俗民間文獻,是孔子入美的又一渠道。荷蘭人范罷覽的《關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的權威記述》(1798)、美國人小羅伯特•沃恩的《中國》(1828)以及英國人 C. 圖古德•唐寧的《中國的陌生人:1836—1837年番鬼訪問天朝帝國》(1838)等,包含著較為豐富的孔子信息。美國商人內森•鄧恩為1838年費城中國博物展印刷的小冊子《萬唐人物》、小約翰•R.彼得斯為19世紀40年代“中華大觀”博物展出版的同名參觀指南,為人們認識孔子提供了又一契機。以《廣州紀錄報》(1827—1858)為代表的英美商人在華所辦英文刊物傳回美國,同樣深化著美國社會的孔子觀。包括作家、學者和思想家在內的歐洲文人群體,是美國初始孔子信息的又一提供者。代表著作有:英國劇作家奧利弗•戈德史密斯的《世界公民的信札》(1790)、18世紀英國東方學家威廉•瓊斯爵士的《詩經》譯介、丹麥裔法國地理學家M.馬爾特-布倫的八卷本《全球地理》(1810—1829)等。商人和文人兼收並蓄耶穌會和新教傳教士對孔子的認知,所刻畫的孔子既是異教思想家,又有很多優點。

歐美外交人員的著述,是孔子“美國之行”的第四條渠道,可稱為世俗官方途徑。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成員喬治•斯湯頓、約翰•巴羅,1816年阿美士德使團成員亨利•埃利斯,香港第二任總督約翰•弗朗西斯•戴維斯,19世紀40年代英國駐廣州領事館翻譯密迪樂,香港立法會成員R. 蒙哥馬利•馬丁以及多名英國海軍軍官,都著有涉及孔子傳入美國的著作。1832—1834年前往東南亞諸國的美國總統特使埃德蒙•羅伯茨寫有《出使東方朝廷》,含有批評孔子的內容。簽署《望廈條約》的顧聖及其秘書則在多個城市發表演講,談論孔子。此外,於1719—1722年和19世紀初分別隨俄國使團來華的蘇格蘭人約翰•貝爾、俄國人喬治•廷考斯基也有涉及孔子的著作傳入美國。總體而言,外交人員描繪的孔子有著不同尋常的人格和經歷,受到美國人的盲目崇拜,其思想中的孝道和歧視女性、排斥外夷的觀念受到批判。

“孔子”美國化的開端

傳入美國之后,孔子及其思想隨即在美國早期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孔子是美國社會談論中國時的重要切入點。而與中國聯系在一起的孔子,再現了雙重身份,即本人基本受到贊賞,主宰中國思想所造成的危害則遭到批判。此舉在尊重孔子的同時批判中國,顯示出美國社會尊重文明聖人,但藐視中國現狀的心理,既能表現美國人自詡的文化寬容,又不至於沖擊其文化優越感。第二,孔子是美國政治思想的重要參照。美國社會和政治家把孔子制定的為政理念作為評判美國政治人物和政策的重要標准,同時呼吁美國人警惕中國迂腐堅持孔子原則導致的現狀,比如重農輕商、裹足不前等。第三,孔子成為美國社會生活的推動者和參與者。美國人一面稱贊孔子的道德倫理堪為修身養性和社會責任的典范,一面又把孔子當作新奇事物的象征,取笑或消遣孔子代表的異國情調和異於尋常的行為方式。第四,孔子是美國基督教對華文化攻勢的巨大障礙。孔子因其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受到美國宗教人士和機構的口誅筆伐。

“孔子”“美國之行”的啟示

我們不妨略作延伸,歸納幾點啟示,以期服務於中國文化的在美傳播。第一,強化文化“走出去”的民間色彩,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美國的抵觸情緒,增強傳播的效果。第二,吸收歐美力量推動中國文化在美傳播。美國社會數百年來引用孔子的情況顯示,他們更加信任歐美人士撰寫的孔子評論和翻譯的孔子著作。第三,突出中美文化之間的和諧互補。美國社會對待孔子的歷史經驗表明,他們更加認可孔子經歷和思想中類似於美國人格典范和價值觀的成分。新奇且富含異國情調的包裝雖可引起美國社會對中國文化的一時興趣,但隻有當美國人真正意識到中國文化含有他們所需要的思想時,中國文化才能在美順暢傳播。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