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江小角:張英家訓的當代啟示

2018年12月19日08:21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張英家訓的當代啟示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桐城派與清代書院研究”負責人、安徽大學教授

【研究心得】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安徽桐城人。家世儒業,幼談經書,過目成誦。康熙二年(1663)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入值南書房,並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詞臣居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晉為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后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年得旨“准以原官致仕”。四十七年病逝,享年七十二歲。賜祭葬加等,謚文端。

張英一生以“敬慎”處世,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為座右銘。他以自己官宦仕途、為人處世方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聖時賢的言行事例,撰著《聰訓齋語》,教訓子孫如何持家、讀書、立身、做人、為官。他告誡子弟要“務本力田,隨分知足”。常常用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透析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之道,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器宇弘深,引人深思。

讀書是增益之業。張英認為“讀書者不賤”,讀書可以增長道心,可以養性。“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為頤養第一事”。如果“閉戶讀書,名日美而業日成,鄉裡指為令器,父兄期其遠大”。他觀察“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觀書,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每每看見那些惶恐不安、手足無措的人,斷定“此必不讀書之人”。張英認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讀書讓人景仰:“雖至寒苦之人,但能讀書為文,必使人欽敬、不敢忽視。”同時,讀書可以讓人除去煩惱,產生快樂:“凡聲色貨利一切嗜欲之事,好之,有樂則必有苦,惟讀書與對佳山水,止有樂而無苦。”他認為習字、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寫出好文章,而文章是榮世之業,士子晉升之具,寫好文章是“場屋進退”的關鍵。張英四個兒子考取進士,其子張廷玉成為清代名臣,這與他的悉心教誨是分不開的。

勤儉是持家之寶。張英認為持家要以“儉”為寶。張英把“儉”的內容歸納為“儉於飲食,可以養脾胃﹔儉於嗜欲,可以聚精神﹔儉於言語,可以養氣息非﹔儉於交游,可以擇友寡過﹔儉於酬酢,可以養身息勞﹔儉於夜坐,可以安神舒體﹔儉於飲酒,可以清心養德﹔儉於思慮,可以蠲煩去憂”等八個方面。他認為世家大族更應該注意節儉:“大抵風俗之壞,必始於世家大族,而后浸淫及於小民。”他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在致仕歸裡之后,他仍“誓不著緞”,“不食人參”。他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動支費用精心籌劃,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他對京師同僚“一席之費,動逾數十金”深感不安。六旬之期時,他反對家人、學生、同僚為他賀壽,與妻子商量,用設宴之資,“制綿衣袴百領,以施道路飢寒之人”。扶危濟困、幫助他人成為張英一生重要的社會活動內容,處處體現出他“無忤於人,無羨於世,無爭於人,無憾於己”的人生追求。

清廉是為官之本。張英認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為第一要務。他建議皇帝要明察秋毫,選拔那些德行良好的人擔任要職,以造福黎民百姓。張英堪稱清代官員的典范,不以勢壓人,居鄉不干預政事,其親朋故友,鄰裡子弟,中進士者多達數十人之眾,沒有誰因為他的提攜而升遷。他要求仕宦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安知用官銀之禍,不甚於上官之失歡也?”同時,致力於保護廉吏,許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員,因有他的保護和舉薦,不但免遭不測之禍,而且得到皇上提拔重用。

和讓是立世之基。張英對“和”字有獨到見解,他認為人生在世,以和為貴,隻有家庭和睦,鄰裡和諧,身心和順,社會才會安寧,人人才能安居樂業。他說:“福之興,莫不本於家室。夫福非和不致,和非積不成”“積和以斂福,所謂保艾爾后者,端在斯歟。”又說:“人常和悅,則心氣沖而五臟安,昔人所謂養和喜神。”和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對自然界來講同樣重要。張英主張“慎剪伐以養天和”,可見,張英既強調人的身心和諧,也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張英認為做人要以謙讓、益人為本。他居鄉時,“厚重謙和”,與人相交,一言一事,考慮“皆須有益於人”。他晚年在龍眠山構筑“雙溪草堂”,與鄉民相處,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間老人與百姓交往。往來山中,遇到擔柴人,他便主動讓路,與人方便。有關張英六尺巷的故事,名傳鄉裡,譽滿海外,已經成為鄰裡和睦、以和為貴、以鄰為伴的生動教材。

修養是常樂之源。張英認為一個有追求、有責任感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品德修養和健康的身體素質。所以,在他的一生中,非常注重修身養性。一是注重道德修養。張英認為“居家則肅雍閑靜,足以見信於妻孥﹔居鄉則厚重謙和,足以取重於鄰裡﹔居身則恬淡寡營,足以不愧於衾影”。二是注重文學修養。張英說:“吟詠古人之篇章,或抒寫性靈之所見,一字一句便可千秋,相契無言亦成妙諦。”欣賞古人之文,先要知曉古人之心。他的許多詩文或抒發人生感悟、或謳歌自然風光、或敘述兄弟親戚朋友之情,文採飛揚,令人贊不絕口。三是娛情山水。張英酷愛自然山水,“酷好看山種樹”。晚年致仕回家,在龍眠山裡構筑“雙溪草堂”居住。認為“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閑便是主人”﹔“佳山勝水,茂林修竹,全恃我之性情識見取之”﹔“手種一樹,開一花,結一實,玩之偏愛,食之亦甘”﹔循環玩賞,可以終老。四是主張節欲。張英認為嗜欲之心,是養生致壽的大敵:“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還說:“多求而不得則苦,多欲而不遂則苦,不循理則行多窒礙而苦,不安命則意多怨望而苦。”所以,張英強調清心養德,夜坐安神,“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還常常告誡人們“得尺則尺,得寸則寸。毋貪多,毋貪名”。

總之,張英一生履歷豐富,見多識廣,閱人無數,又有家學淵源,深受傳統文化熏陶,且國學功底深厚,了解世情民情。其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對大自然的親近與熱愛,對官宦仕途的獨到見解,對處人、處事的謙和態度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對子孫后代的諄諄教誨,平實易懂、小中見大、寓意深刻,震撼人、感染人、啟發人、教育人,對於我們今天培養時代新人、完善個體人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刻教育意義和重要傳承價值。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