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王琦:中醫原創思維方法論研究的時代追問

王琦2018年12月04日15:3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原創思維的方法論研究”首席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研究“中醫原創思維的方法論”應回答三個問題,這也是當代中醫發展必須加以應對的三大挑戰。對此,需要做出認真的回應。

首先,中醫為何要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前,中醫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中醫藥特色優勢逐漸淡化,老專家經驗得不到傳承,技術方法創新不足,高層次人才匱乏等。從學科發展角度看,不解決理論思維問題,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醫學的命運﹔其中,中醫原創思維是中醫發展的推動力,也是中醫走向未來的內驅力。換言之,中醫原創思維是中醫的根和魂,是中醫精神的基因。對於中醫學科,若沒有自己的原創本質和方法體系,就無法顯現中醫藥學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故而,保根保魂的問題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問題。當下,中醫的發展命運就是要對中醫原創思維的方法論進行研究,找出中醫的根,理出中醫學科的精神標志,探索中醫學科的方法體系,這是中醫生存的問題。

其次,中醫能否在未來的文化發展中具有創新意識?這需要理性審視中醫藥發展面臨的瓶頸。也就是說,中醫發展要做到“四個信”,即中醫信、西醫信、中國人信和外國人信,隻有這樣,中醫發展才有自信。對於中醫未來的文化發展,隻有倡導不斷創新,才能迎接時代的挑戰,這需要從理論思維和思維方法來解決問題。回溯歷史,醫學史上的每一次飛躍與進步,無不與醫學模式、診療模式的變革有著密切的關系。誠如佛教傳入中國后形成中國化的禪宗一樣,中醫發展也不例外,首要的是維護自身的獨立性,在回歸經典之上需要重生、延伸,以便迎接文化的挑戰。基於此,當下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思想,二是學術。從學術思想發展角度看,一方面表現為自己的才是自我的,自我的才是自立的﹔另一方面對於外來優秀文化應以一種“拿來主義”的態度為我所用,但不是替代自己的文化。這是中醫發展的基本要求,即轉型而不轉基因,保持中國文化精神。換言之,中醫發展要有中醫的氣質、中醫的氣派、中醫的氣魄以及中醫的氣象。唯有如此,中醫在世界醫學領域中才能彰顯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最后,中醫在中華民族文化復興中能否發揮重要作用?縱觀歷史,中華文化自始至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而中醫學文化就是從中華文化的母體血脈中孕育而出、發展壯大並成為一門成熟學科的。在此基礎上講中醫文化問題的解決,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中國文化的問題、東方文化的問題,乃至人類思想史上的問題。中醫原創思維方法論的研究,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其蘊涵的中醫復興是在大文化、大科學、大思想情境中進行的。

既然如此,當下中醫何以可能復興?一方面要解決理論思維的問題,就是研究中醫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究中醫原有的思維本質,以及這個思維對未來走向的把握和引領作用,從而對接科學前沿的理論思維﹔另一方面要以中醫理論成果轉化為契機,表現為中醫理論須對中醫學術的整體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對中醫臨床實踐產生指導作用,這是中醫原創思維方法論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

基於此,中醫原創思維的方法論研究不是回到原地,而是要解決中醫學未來如何做才能對中國文化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它的價值要體現在中醫原創思維理論構建以及如何應用等方面。具體而言,中醫原創思維方法論研究蘊涵著發生學方法、哲學方法、臨証方法、信息方法、認知方法五方面的綜合研究,體現人文與科學、理論與實踐、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時代需求。

總之,“中醫原創思維的方法論研究”就是要樹立起堅定的文化自信,培養起傳承中華文化血脈的歷史擔當,豐富和發展有關中醫原創思維方法論體系,指導中醫實踐應用,為中醫學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支撐,這既體現出中醫發展對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作用,實質上也回應了當代中醫發展之問。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