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郭剛:中醫體用論建構的哲學原理

郭剛2018年12月04日15:31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醫哲學體用論研究”負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中醫學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了以生理、病理、藥理、診療等為內容的理論體系,創建了集道、理、法、方、藥相貫通的天—人交合感應的體用思維模式,內涵著相對穩定的規律和特性。體用一源論、生成過程論、虛實互化論、關系求衡論是從人體復雜聯系和各種偶然因素介入的對象中獲得的基本原理。運用這些原理判斷、說明、評價和確定中醫體用論,能夠還原中醫學“以人為本”的生命健康醫學屬性。

體用一源論

“體用一源”是指宇宙萬物所隱微的本原與其表露的現象之間有相涵統一的關系。中醫立於“天地合氣”的交合作用生化萬物,萬物又以“合則成體”的形式而存在,表現出“天地一氣,萬物同體”的體用一源的存在現象。從宇宙觀的角度看,萬物的存在是以體為基,以用為顯,體在用中,用不離體,體用一源。從人體觀的角度看,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機制,尤其是人體臟腑變化無不呈現出體用關系相互矛盾的范疇,如“肝體陰而用陽”。由此,無論是宏觀的宇宙還是微觀的人體,二者的體用關系都演繹著中醫學的整體生命觀。

就形神與體用的關系而言,中醫學有“形乃神之宅,神為形之用”之說。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無形則神無以生,無神則形不可活,是為形神合一,又稱形與神俱,表現為體用一源。一個完整意義的人就是形神的統一體。形神和諧是健康的基礎,形神失調是疾病的象征,形神分離是死亡的標志。所謂形體強者,精足氣旺,氣能生神,氣化旺盛則出智慧﹔形體弱者,精少氣衰,氣不生神,氣化遲滯則智慧不出。如此說,形神一體本質上就是體用一源。

就臟腑與情志的關系看,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臟腑氣血關系密切。臟腑化生和儲藏的氣血是精神情志活動產生的物質基礎,精神狀態和情志變化也時刻影響著臟腑氣血的功能活動。換言之,臟腑是情志得以產生的物質基礎,是從生理因素來影響心理情緒﹔同時過度情志反作用於臟腑而引發疾病,則是心理情緒反饋擾亂生理功能。臟腑與情志的關系揭示了一個人體質特征在臟腑氣血互為作用中功能表達形式,內含著體用一源的思想。

生成過程論

中醫體用論揭示了宇宙不僅有著整體關聯性的特征,而且有著氣化恆動現象,這一現象演繹著氣交變化模式——氣是陰陽交媾的狀態,氣是萬物生成的動因、感應的中介。正是基於氣化思維的指導,中醫體用論是以動態形式呈現人體的存在,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陽化氣,陰成形”,意指陰陽化成是宇宙萬物的存在樣態,也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新陳代謝的現象。在中醫思維裡,陰陽是認識宇宙的一個整體貫通的交感通變而周流不息的運思工具,表現為陰陽的氣交形式是為陽生陰成的交感生化,演繹著宇宙生成論的體用關系。

從時間維度看,人體的生成和變化與天地運行關系密切,能夠見証中醫體用之說。所謂“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人處在天地氣交之中,人的生命過程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界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醫運氣學說的基本依據在於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生形化物,根本精神強調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且必然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人體借助其內在的調節和控制機制,與各種動變因素保持相對平衡,表現出機體對天地變化的適應能力。這是一種“時間遺傳學”和“時間醫學”的理論,貫穿於中醫哲學生成體用論之中。

從空間維度看,人體變化與其所處地域的地理因素、環境條件等也密切相關。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社會和物質、精神條件的綜合體,大體上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類。無論是自然環境的差異還是社會環境的變化,都對人體的形成和變異發揮著重要作用,表現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產生適應性變化和差異。一般而言,惡劣的環境因素培養了人健壯的體魄和強悍的氣質,舒適的環境則造就了人嬌弱的體質和溫順的性格。這又是一種“空間醫學”的理論,同樣也貫穿於中醫哲學生成體用論之中。

虛實互化論

中醫學強調以氣為本源,以氣化為動力,以功能為核心,集有形與無形的虛實統一的能量信息宇宙學和人體學,稱之為形而上的生命學,是富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與西醫的實証科學完全不同。中醫的生命科學表現形式是以有形與無形互化為內容,包含著氣聚成形、氣散無形等,進行著物質代謝、能量循環和信息傳遞、神意流動等不同形式的變化過程和形式。人體表面上是以物質結構為承載體的,但本質上人的生命體征除了心率、脈搏、血壓、呼吸、疼痛等機體的基本反應外,更多意義上包括在氣的作用下產生的生命能量、信息和神識,甚至靈魂。可以說,體用互化性是中醫學的基本特色之一,表現為人體以不同形態和樣態呈現出來。

萬物各有體用,體用分明且虛實互依。就中醫學而言,一方面,體是實有存在的,用是體的作用發揮,體是物質基礎而為實,用是功能作用而為虛﹔另一方面,從觀察的角度看,即以司外揣內的方法視之,用確實是“眼見為實”的,而體是以“揣內”方式而得的虛象。由於思維視角的不同,體用呈現出不同的虛實互位關系。可以斷言,以虛實關系的方式理解人的生命存在的思維方式是中醫學的根本特色。

就神的體用、功用而言,神為體,是變化的內在根源﹔變化為用,是神的顯現。人的情緒會引起機體的變化,情志變化無論強弱久暫,從開始出現就包含有影響臟腑氣機協調運行的致偏因素,能夠不同程度地影響形體。如果這種作用超出人體耐受和調節的范圍,就會導致氣機升降失衡,使得體內環境的變化超出一定的“閾值”而引起形質的變化,成為致病因子。例如,由異常情緒誘發的形體狀況惡化,將引起機體陰陽氣血的失調,以及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失調,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關系求衡論

中醫體用總是以一種動態關系來表達,且在平衡中求得相對穩定,以趨中調和作為健康的標准。在中國古代思想中,宇宙根本之道就是中和之道。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沖氣”即源於“中和之氣”。中醫同樣強調“得中和之道”,包含著陰陽相平、不偏不倚之意,隻有氣和,才能體健神全。“中和之道”就是平衡,它是事物發展的普遍現象,是陰陽兩種對立面保持相對協調、穩定運動的有序狀態。中醫治療主旨就在於以中為體,以和為用,即調和執中。

陰陽相輔相成,互根互用,體用虛實互化﹔如此,陰陽概念使中醫學成為偏重研究人體功能狀態。陰陽學說蘊涵著事物內部相互轉化的循環路徑,表現為陰陽體用關系在一定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階段,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陰陽體用關系還表征著人體是一個自調節的有機體,如“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臨床上以調整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裡、由裡出表等病証變化,旨在求得人體陰陽平衡。

中醫還用陰陽五行的動靜交互變化關系來演示和解釋宇宙和人體的盛衰、消長、虛實等體用關系,如用陰消陽長的升發狀態來對應肝木的生長、條達、舒暢的特性﹔又如陽虛而陰盛時易得寒濕體質,陰虛而陽盛時易得燥火體質﹔等等。中醫養生保健和診療的目的便是糾正人體不平衡、不協調狀態,而達到“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如此,陰陽構成體用之間的聯系是穩定性與變異性的統一。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