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京希:社會體系建構及其生態法則

劉京希2018年09月25日14:4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與社會關系變遷研究”負責人、《文史哲》編輯部副主編

基於社會的功能差異,在“社會一般”的意義上,學界傾向於把社會劃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市民社會、政治社會和經濟社會。本文所涉“社會”,限於其自組織化存在,更多的是指一種民間性結構化狀態,如階層、集團、民間團體和組織,作為其總括的人民以及相應的結構性關系。以之為基礎,試圖從政治生態學角度,探討現代社會體系建構所應遵循的生態法則。

社會體系及其結構

社會體系的結構是多元的,社會的劃分也因之是多維度的,既有階級、階層的劃分,也有宗教、種族的劃分﹔既有年齡、性別的劃分,也有語言、文化的劃分﹔等等。

政治生態理論認為,社會體系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同時,它又是政治體系賴以存在的前提。社會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架構,它是相互關聯的各次體系組成的有機系統,其中的任何一個次體系或要素都不可能脫離系統整體而獨立存在。作為復雜的系統架構,社會體系的發展變化除了環境因素外,主要來源於其次體系間的互動,表現為相互間的多樣與有序、對立與互補、均衡與失衡的有機統一關系。

按照社會生態學的理解,社會生態系統是社會人群子系統與其環境子系統在特定時空的有機結構。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的社會結構要素,及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的社會組織要素,構成完整的社會體系。建基於社會體系之上的政治構成,若要把社會體系塑造成完整嚴密的有機整體,必須建立相應的協調整合機制,以便把社會體系各要素合理順暢地捏合起來,這個協調整合機制,就是社會體系的生態化機制。

即是說,社會實則是個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生態有機結構,在其演進過程中,當它遇到因自身環境因素所造成的障礙時,能以積極多樣的應變方式予以應對,這又會促進社會體系更進一步的發展。以社會與國家和個人的關系為例 ,在前現代的等級社會,國家與社會混沌一體,社會為國家權力所籠罩,社會為國家所決定,社會個體更是如此。國家吞噬社會的一元結構模式的邏輯結果,是組成社會的“原子”——個人處於被役使的地位,個人無力在國家權力的重壓下獲得解放。也正因此,才會有一批又一批的民權思想家、啟蒙思想家,吁求通過社會的解放及個人自由的回歸,運用法律和契約的手段分割和限制政治權力。

社會體系建構的生態法則

社會生態體系的發展,自有其自然的內在邏輯和法則——社會不過是自然的表現形式之一,這些邏輯和法則在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進程中,或此起彼伏、交互作用,或“群策群力”、綜合作用,為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多樣與有序。社會體系是自然系統的更高級別的演化,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相應地,社會生態法則也是自然生態法則的邏輯遞變,是自然法則基因的社會轉化,也即人類社會對自然法則的師法與效仿。因此說,多樣性與有序性相統一的自然生態法則同樣適於社會生態系統。

在社會生態系統中,生態多樣性,包含著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社會價值的多樣性、社會選擇的多樣性、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等。多樣性是社會發展的源泉之一。有多樣性,社會才會有活力和競爭的前提,才會有多元主體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才能互為取長補短。

多樣性與有序性是統一的整體,多樣性須以有序性為前提。無序的、無節奏的多樣性不利於社會的發展。秩序就是規則,就是章法。社會文化的多樣化發展,社會價值的多樣化追求,社會選擇的多樣化取向,社會生活的多樣化節奏,必須在一定的秩序和規則下進行。

沖突與互補。在一個社會統一體內,社會生態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在對立統一的原則之上:一方面是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協同進化﹔另一方面又彼此對立、相互競爭,以期獲得更為有利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由於對立體之間不僅是對抗關系,而且更以互相補充的形式進行合作,是相互對應和互補的對立體,所以人們稱它們為協進者。

在社會現實生態體系中,精英與大眾之間、雇主與工會之間、生產與消費之間,就是既相對立又相補充的關系。拿現代社會生態體系中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來說,二者總是處於極端對立的狀態,但在表面的對抗中又隱含著互補。沒有勞動者的生產,有產者無以消費﹔沒有有產者的消費,勞動者又會陷入失業狀態。生產與消費互為對立,又互為需求,統一於社會生態系統。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財富的涌流,以及勞資關系的改善,生產與消費之間關系的總體趨勢,是更多地趨向於統一與互融。生產者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者,日益向著“產消者”演變,既為別人生產,又為自我生產,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具備了更多的生態屬性。

均衡與失衡 生命界都追求均衡與對稱,正是平衡、守恆的機理使生命成其為生命並綿延不息。人類社會對均衡與秩序的追求更是表現得鍥而不舍。如果截取社會發展歷程的某一時段,可能發現它正處於由均衡向失衡的轉化過程﹔再截取一個時段,又會發現它正處於由失衡向均衡轉換的過程中。失衡與均衡的辯証法恰恰在於,一方面,發展引致社會平衡,以及組織與外部環境平衡的增強﹔另一方面,發展又打破固有的平衡,引起系統新的追求,以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這就有可能出現新的失衡。執著於均衡,就會趨於保守和傳統﹔執著於打破平衡,又會引起社會的失序。均衡與失衡的關系,說到底,就是社會穩定與制度創新的關系,隻有理性地協調好二者的關系,才能求得社會系統的生態化發展。

適當、適度的差別是均衡狀態中的差別,不應試圖予以抹平和取消,它總是給人以動力和希望,迫人正視差別而奮起直追,這顯然是一種生態性差別,是社會發展的動機機制﹔而無當、失度的差別是失衡狀態中的差別,給社會底層以重壓,使之失去奮起直追的希冀而陷入社會絕望,如果得不到制度化舒解,就會出現對社會的反抗,甚至誘發社會動蕩。因此,在社會發展中如何建立良好、機敏的社會差別反應機制和調節機制,以保持社會心理的平和與理性,顯然是門大學問。

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的生態化演進

社會結構是社會體系各組成部分或諸要素之間比較持久、穩定的相互關系格局。這裡所指稱的社會結構,是指由社會分化而產生的各主要社會群體之間相互聯系的基本狀態。社會結構的特性,取決於社會體系的特性。封閉保守的社會體系,其社會結構即會是板結不變、簡單粗陋的﹔開放流變的社會體系,其社會結構也會是復雜而細密的。

在當代中國,緣於社會的差異化發展和分工的日益細密,以及信息技術的社會化滲透,社會結構更加復雜,社會階層因職業多樣而細化,表現為農業勞動者不斷向其他社會階層流動,農業勞動者階層正在逐步縮小﹔商業服務業員工的數量迅速膨脹,產業工人數量隨著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有明顯上升﹔社會中間階層急劇擴張,使得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由原先的金字塔型逐漸向橄欖型轉變﹔掌握新型經濟資源與形態的階層正在興起和壯大。社會結構由簡單而復雜的這一總體進程,恰是其遵循社會生態法則的寫照。以復雜化為基礎的差異、互動與互補,正是社會生態法則的內在本質。

社會結構的生態化發展,既訴諸該結構體系所處的良好的外部大環境的配合與支持,更仰賴於社會結構體系內部諸要素間的互動與激蕩。中國現時代社會結構的多樣化發展,即得益於國家政治生態環境的改變,以及社會體系內部諸要素的良性互動。社會結構體系正是在體系諸要素的協同互動作用下,不斷產生著新的社會需求﹔而要使新的社會需求得到持續性動態滿足,需要借助相應的結構和功能,推動社會體系向著更為復雜和精細的方向發展。

(責編:孫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