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周紹東:深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史資源

周紹東2018年04月04日08:37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深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史資源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子課題負責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新中國經濟建設經驗的提煉和總結,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作為一個完整的學說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包括理論體系本身、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史三個組成部分。發掘和整理改革開放40年來、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中國共產黨成立近100年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已經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現實任務,也是中國經濟學界所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

以生產方式系統性變遷為主線梳理思想史歷程

經濟思想史的創作通常採用三種體例,一是編年體,即按照時間順序對經濟思想進行回顧﹔二是人物體,即以人物為線索梳理經濟思想﹔三是專題體,即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對經濟思想進行分類研究。三種創作體例各有利弊,但首先都必須明確一條主線,以統領經濟思想的發掘整理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的發掘整理工作,具有與一般經濟思想史創作截然不同的復雜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繼承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突破蘇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形成的,這就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還要結合生產關系研究生產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其發展不僅經歷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與困境,也指導了我國商品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創新,這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要研究經濟制度,而且要結合經濟制度探討政府與市場關系等經濟體制問題。

為此,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為核心,以生產方式的系統性變遷為主線,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一方面,生產方式是指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因此,生產方式變遷表現為生產力水平的變化。另一方面,生產方式是指在特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背景下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因此,生產方式變遷又表現為生產關系的變化。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系統性變遷”為主線,就是要把“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系”視為一個整體進行思想史梳理,避免生硬地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者割裂開來,陷入就技術談技術、就制度談制度的理論誤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系統性變遷呈現出兩條路徑,第一條路徑為“生產力進步—生產方式變革—職業群體分裂—生產關系演進—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變化”,這條路徑實際上是人類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在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渡時期及社會主義社會,表現為商品經濟形態向產品經濟形態的演進過程。第二條路徑為“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變化—生產關系演進—階層結構變化—生產方式變革—生產力進步”,這條路徑實際上是所有制的演進過程,在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渡時期及社會主義社會,表現為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演進過程。對這兩條路徑的理論研究,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線索。

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拓展思想史研究視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經濟學突破了單純以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蘇聯范式,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不僅在經濟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還積極引領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的創新突破。以生產方式系統性變遷為主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進行發掘和整理,有助於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拓展思想史的研究視野,增強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先導作用和學科帶動功能。

從宏觀上來看,作為資源配置方式,計劃和市場均為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宏觀表現。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就是要梳理有關商品經濟形態和產品經濟形態的理論分析,就是要提煉有關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的研究成果。從中觀上來看,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表現在產業經濟結構、區域經濟結構、城鄉經濟結構、對內對外經濟結構等多個維度,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就是要回顧和總結中國特色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的產生和演進過程,提煉其研究成果。從微觀上來看,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表現在政府管理組織、企業結構設計、家庭勞動配置等多個方面,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就是要回顧和總結中國特色公共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的產生和演進過程,提煉其研究成果。通過將生產方式劃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將有效拓展政治經濟學研究視野,以更為飽滿的狀態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的恢宏圖景。

貫徹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論原則

創作經濟思想史的目的是“以史鑒今”,這就需要貫徹“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論原則。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就是要通過對經濟思想發展脈絡的梳理,提煉出清晰的演進線索,為進一步指導我國經濟建設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治經濟學理論界對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認識,就是一個不斷總結歷史經驗並指導實踐發展的過程。1978年以前,由於受到蘇聯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影響,我們始終沒有突破“社會主義經濟本質上是產品經濟”這種認識。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社會主義經濟要“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首次突破了“市場”這一禁區。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第一次將社會主義經濟界定為“商品經濟”,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對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認識。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2年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

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再到市場經濟,提煉總結這一歷程得出的歷史經驗是: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形態演進過程中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處在從商品經濟形態到產品經濟形態這一漫長的歷史過渡階段中,不可能完全、徹底地消滅商品和貨幣關系。社會主義需要培育多種生產資料所有制,推動計劃和市場這兩種生產方式協同發展,促進生產力水平持續提高,從而為社會化大生產創造條件,以便在未來能夠實現私人勞動直接轉化為社會勞動,而不必再通過商品交換這一中間環節,從而進入“自由人聯合體”。這條歷史經驗為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理論闡釋——“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擁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還要求靈活地運用政府規劃和市場調節兩種資源配置機制,並推動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的協調發展,這就是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方法論原則在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過程中的生動體現。

辯証看待我國經濟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和遭受的挫折,將其凝練升華為歷史經驗,有助於構建起完整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進而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推動這項工作,需要經濟學界和史學界攜起手來,深入系統地發掘和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打造凝聚中國氣質、彰顯中國風格、飽含中國智慧的“中國經濟學”。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