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歐陽峣:新時代視域下大國經濟的規模與結構

歐陽峣2018年01月10日08:51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新時代視域下大國經濟的規模與結構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道路研究”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教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大國經濟發展理念和大國復興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站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礡之力”,就是大國的土地規模和人口規模特征。以此為基礎,他還深刻闡述了大國的經濟規模、需求規模等規模方面的問題,以及區域結構、城鄉結構和產業結構等結構方面的問題。而規模和結構問題,正是大國經濟的基本問題。為了構建大國發展經濟學的邏輯體系,必須深入研究這一基本問題,從而明確理論演繹的邏輯起點。

所謂“規模”,主要指范圍和場面。規模對經濟增長有重要影響,它可以引致“規模經濟”,主要表現為規模收益遞增,即在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擴大以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於規模擴大的幅度。規模經濟有“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前者是指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時,引起平均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的經濟現象﹔后者是指行業規模擴大時,引起企業平均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的經濟現象。實際上,如果以國家為單位,也可能出現“外部規模經濟”現象,整個國家可能存在邊際收益遞增的現象。

規模范疇是理解大國經濟優勢的鑰匙。所謂“大國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具有國家規模優勢的經濟,規模優勢是大國經濟的核心優勢。首先,從大國經濟的初始條件看,人口眾多和幅員遼闊,實際上就是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由此可以推演出龐大的消費需求、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進而引致龐大的市場規模、產業規模和企業規模。其次,從國家的經濟規模看,可能在生產、貿易、增長和創新方面形成某些優勢。具體地說,超大規模國家往往具有規模龐大的產業,獲得產業內規模效應﹔具有規模龐大的貿易,獲得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利益﹔超大規模國家的要素投入巨大,獲得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擁有巨大的技術需求市場,獲得研究和開發的成本優勢。顯然,隻有理解了國家規模的意義和作用,才能真正理解大國經濟的優勢。

所謂“結構”,是指構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或者說是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方式﹔經濟結構就是國民經濟的組成和構造,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要素結構等。每個經濟系統都擁有由不同要素組成的結構,但是相對於小系統而言,巨系統的組織結構更加復雜,結構性特征更為明顯。不同規模的國家也具有不同的結構。超大規模國家比小國更為復雜,也更加具有結構性特征﹔與小國相比,大國的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要素結構等都更為復雜。可見,規模問題與結構問題是緊密相連的,一般地說,規模越大的國家經濟結構越復雜,規模越小的國家經濟結構越簡單﹔結構問題同經濟發展程度也是密切相關的,一般地說,發達程度越低的國家經濟結構越復雜,發達程度越高的國家經濟結構越簡單。

結構范疇是理解大國經濟轉型的鑰匙。大國經濟即超大規模國家的經濟,伴隨著國家經濟規模的增大,必然形成復雜的經濟結構﹔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大國而言,具有差異性和多元性特征的經濟結構。從動態上看,發展中大國的經濟發展過程,就是結構變化和轉型升級的過程,結構轉型不是數量的增長而是質量的提升。從城鄉結構看,縮小發展中大國的城鄉差距,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進步﹔從區域結構看,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可以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從產業結構看,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可以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合理化。顯然,經濟結構轉型實際上就是經濟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理解了結構的作用和意義,才能真正理解大國經濟的轉型發展。

“規模”和“結構”范疇是認識大國經濟的高度概括的概念,也是理解大國經濟發展理論的核心概念,從而成為構建大國經濟發展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

由經濟規模出發可以展現大國經濟發展理論的豐富內涵。大國的經濟規模龐大,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龐大,這是大國經濟的特征﹔大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可以支撐龐大的產業發展,深化分工和專業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形成大國經濟發展優勢,這是大國經濟的運行機制﹔依托大國優勢,建立獨立完備的產業體系,並且培育大產業和大企業,增強經濟競爭力,這是大國經濟發展戰略。可見,從“規模”范疇出發,逐步演進到大國經濟的規模性特征、大國經濟運行機制和大國經濟發展戰略,形成了大國經濟理論體系的第一根邏輯鏈條。

由經濟結構出發可以展現大國經濟發展理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大國擁有的多元經濟結構,具體表現為技術結構多元、產業結構多元和城鄉結構多元,這是大國經濟的結構性特征﹔這種多元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和城鄉結構,可以同多元的要素稟賦結構相適應,促進大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這是大國經濟發展的機制﹔遵循大國經濟的特征和機制,推動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升級和城鄉結構轉型,從總體上逐步朝著高端化和合理化的目標邁進,這是大國經濟發展戰略。顯然,從“結構”范疇出發,逐步演進到大國經濟的多元性特征、協調發展機制和轉型升級戰略,形成了大國經濟發展理論體系的第二根邏輯鏈條。

我們提出的大國經濟發展理論,應該是把大國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融為一體的理論體系,所以要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形成綜合性的分析范式,以規模和結構范疇為邏輯起點,系統地分析大國經濟問題和大國發展問題。中國特色發展經濟學理論,既吸收了世界文明的積極成果,又概括了中國的大國發展道路及其經驗,因而實現了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的超越。那麼,怎樣貫徹中國特色發展經濟學理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方面,應該認真研究並充分發揮大國規模優勢,特別是依托中國人口眾多和需求旺盛的優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技術人才規模和技術需求規模龐大的優勢,實行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發展中大國的結構問題,特別是區域結構、城鄉結構和收入結構,實施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戰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通過兩個方面的結合,推進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責編:王瑤、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