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期刊内容

技术正义:技术时代的社会正义

曹玉涛  2012年12月19日1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由技术所引发的大量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学术界反思的焦点,由技术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正义问题,尤其引人瞩目。

当代哲学转向与技术正义的凸显

当代哲学呈现两个转向:一是哲学的政治转向,政治哲学成为显学;二是哲学的技术转向,技术哲学成为热点。20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都把技术作为中心议题,形成了多维面相的技术哲学理论。如果我们从政治哲学视角出发探讨技术哲学,由此必将呈现出现代人关注的时代课题——技术正义。

技术时代的正义难题

当今世界,技术物品正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建构庞大的技术帝国。事实上,人的自我概念、时空概念、社会关系也正在被技术强有力地重构。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后学院科学”的出现,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现代人谋求财富和权力的最强有力的工具。这说明,社会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要服从技术资本的“绝对命令”,且长期漠视技术风险和代价承担者利益的存在,不断消弭技术在解决贫困、疾病、饥饿和环境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将处于技术垄断之外的人推向社会生活边缘。

技术正义的基本原则

当务之急是构建合理的技术正义原则。具体而言,技术正义原则包括:权利优先原则。技术是天下之公器,每个人都有权获得技术所带来的利益;技术要以公共福利为依归。机会平等原则。技术作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获取机会,并享有平等机会以分享技术带来的好处。差别原则。技术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必须有利于困难群体;政府、工程师、技术专家、企业应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担更多的风险和代价。免受伤害原则。应当尽全力保护人们免受技术带来的有害影响,对无端伤害行为予以坚决抵制,对无可替代和预知的重大伤害,给予人们更多的危害知情权。矫正补偿原则。凡是经由不合理的技术手段获得的利益,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滋生的利益,均须予以矫正,并对受到伤害的人给以补偿。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设计须遵循减少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准则。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正义研究”负责人、洛阳师范学院教授)

(责编: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