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期刊内容

加快推动中国口传文化的数字化进程

孔江平  2012年12月07日16: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人类的语言产生于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自从有了语言,人们就开始世代相传口头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有声语言资源和灿烂的口传文化。不少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化都经历了漫长的创造、发展和形成过程,有的在历史上曾有过鼎盛时期。对于这一“文化物种”的研究,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对自然物种的研究。

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亟待保护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和口传文化,就一直渴望将其记录并传承下去。但随着整个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许多民族的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存续受到了剧烈冲击。大量有声语言不断消亡,致使这些语言的口传文化保存已处境艰难,有的甚至濒临绝灭。应对自然物种的消亡,人类目前主要采用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的方式加以保护,而对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这种“文化物种”的保护,世界各国还没有形成共识。

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记录基于记录的符号形式和介质。在中国,主要的符号形式是汉字,主要的介质经历了甲骨、简牍、纸张和电子介质几个阶段。虽然传统介质和文字符号在传承语言和口传文化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并不能记录所有的信息。

数字信息技术改变口传文化记录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电子类介质。记录介质的发展,也改变了记录符号的形式。现在不仅能记录文字和图像,还能记录音频和视频,形式上也从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可以说,电子介质和全新的数字信号正在改变人类记录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内容和方式。

与此同时,在人类对文化认识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记载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语音学和言语科学的研究来看,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记录只用文字、语音和录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记录嗓音生理信息、呼吸节奏信息、心理信息等具有文化意义的信息,这样才能真实完整地保护和传承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

在对近十年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生理、物理和心理的数字化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基于语音多模态的中华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保护、传承以及呈现的研究理念,全面启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相关工作。

加强中国口传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我国不仅有大量的戏曲,如昆曲、京剧、藏戏、彝剧、傩戏、地方戏等,还有大量不同形式的说唱艺术,如藏传佛教的诵经、蒙古族的呼麦、佛教的梵呗、原声态民歌等。研究表明,采用语音多模态信号能大量减少信息的丢失,能更真实全面地保护、传承和呈现中国口传文化。因此,研究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数字化方法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同时也能推动其他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研究。

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是当代中国一部“活”的文化大典,只有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才能编纂出超越印刷时代的“中国当代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数字化多媒体大典”。数字化多媒体大典的编撰,对我国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呈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云计算时代,数字化的文化形式更易于复制和传播,同时也能作为数字化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