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陈占安

陈占安: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2012年11月26日11: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7月3日上午,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的“深入解答六个‘为什么’”网上座谈会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等五位专家学者做客人民网“七一社区·理论论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指出,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把握。从理论层面来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走向和结果;从实践层面来讲,改革开放是走向繁荣富强的一条必由之路。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邓小平同志。上世纪70年代末,是他用最明确的语言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他领导我们党打破思想僵化,是在他的推动下改革开放变成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把握。从理论层面来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走向和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意思:

首先,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认识有一些了解的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没有矛盾,这个问题曾经经历了一个认识的国家,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国际共产党运动当中普遍认为,或者占主导地位的是斯大林当时所提出的一个认识,认为是没有矛盾的。但是到了5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讨论和著作当中,修改了这个认识,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存在着矛盾,而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有的矛盾才有解决矛盾的要求。我们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认识到、承认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这个矛盾下提出的一种重大举措,它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必然要求。

其次,改革开放是在我们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的性质和情况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我们刚才说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有着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面还有着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这样的基本矛盾。但是这个基本矛盾在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认识当中已经做到了,我们这个基本矛盾和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的,而毛泽东同志当时概括叫,又像适应又像矛盾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刚才说要解决矛盾必须要有解决矛盾的办法。我们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种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来解决来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现在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生层建筑,使得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我想我们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这个情况是做出改革开放决策的一个重要的认识的基础。

最后,改革开放是在同我们以往的,以夺取政权的为目标的社会革命相比较、相联系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不是原来的那种建立新中国,夺取政权的那种革命。但是我们又认为到,它和革命之间有着同样的一种意义,这是就改革开放所涉及到的广度、深度,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讲的。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的一些管理体制的改变,不过它不是对一些细微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它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所带来的社会震撼和社会影响不亚于与以往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社会革命。邓小平同志曾经就说过,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清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的变革。我想邓小平同志是在比较和在联系和区别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对改革开放的一种理性认识的基础。这是讲的理论层面的,是讲的有矛盾,没有矛盾谈不到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又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它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从实践层面来讲,改革开放是走向繁荣富强的一条必由之路。我也可以把实践层面分解成这样几点:

首先,改革开放是我们真正摆脱以往照搬别的国家发展模式的一种客观需要。我们党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虽然也曾经有过一些类似改革的举动,但是在政治管理体制、经济管制体制等方面,应该说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我们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也导致了一种僵化的状态,妨碍的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的体制等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那样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来发挥具有的优越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太穷、太落后了,这样做的结果对不起人民。我想这真是一种真情实感。

其次,改革开放是纠正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破坏的一种必然选择。文化大革命搞了10年,这是一次动乱,是内乱的一种状态,使党和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我们国家处再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就整个经济状况来说,处于一种缓慢的发展和停滞的状况。很多经验证明,人们趁势问题往往是在一种危机发生过后,在一种思考的过程当中,在一种沉痛的教训总结出经验的过程当中,从对比的认识当中才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平常说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改革开放实际上是我们党把文化大革命这一个坏事变成了我们后来的好事的。

最后,改革开放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一种共同的愿望,就是在经验教训总结当中,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教训的认识过程当中,要求结束我们政治上混乱的状况、经济停滞的状况和思想上僵化的状况。改革开放我们就是一种党心、民心之所向,改革那些被实践证明是不合理的体制,解放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成了十年动乱以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就成了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陈占安进一步谈到,在这里,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邓小平同志。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所以能够做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因为我们有邓小平的领导。是邓小平同志用最明确的语言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他领导我们党打破思想僵化,坚持从实际出发,重新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他时刻关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他既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表现出了开辟新道路的政治勇气和开拓新理论的巨大的理论勇气。我们说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当然,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之后,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来前进,确实经过了30年的奋斗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正像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当中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09年7月3日电 记者 谢磊)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