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际交流>>交流信息

“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会议在北大举办

  2012年11月12日10:35  来源:图书馆

  2012年11月4-6日,“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会议及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2012年年会在北大图书馆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波兰、印度、新加坡、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大陆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系代表24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共分6个主题,包括:战略规划、管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社会媒体与共享空间;联盟、合作与共享;知识发现与学科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

  在开幕式上,哈佛大学副校长玛丽·肯尼迪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首先作主题发言,玛丽·肯尼迪在其“哈佛大学图书馆2012——未来”的主题报告中回顾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哈佛大学图书馆2010-2012年的变革举措。他指出,哈佛大学图书馆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让图书馆能够为推进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学提供无可比拟的服务。朱强在其“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现在和展望”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辉煌的历史,锐意进取、全力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现状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目标和方向。两个主题报告深切揭示了国际会议的主旨——“变革与走向”。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改革对于国内图书馆、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则也在当今世界图书馆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引领价值。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波兰、印度、新加坡、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大陆地区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系的34位代表作了分会场报告,其中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安妮 R 肯尼的《趋势、挑战与机遇》、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凯瑟琳 昆兰的《南加州大学的变革与挑战——构建数字保存、图书馆教育和职业领导的未来》、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陈丽霞的《未来大学图书馆的一些思考》、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司徒萍的《利用变革和挑战组织振兴美国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唐纳德 E 斯托克斯图书馆南希 普雷斯曼 利维的《迎接挑战——为服务研究人员和简化工作流程而做的重组》、华盛顿大学图书馆辛西娅 富盖特的《专注联系——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和空间的重塑》、昆士兰大学图书馆西瑟 托德的《对研究周期的合作支持》、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布赖恩 弗莱厄的《诚实、盲目与证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Sylvia Yap的《用户介入》等报告都获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北京大学图书馆肖珑副馆长和聂华副馆长分别作的《面向校园社区的图书馆第三空间设计》和《凤凰涅磐:CHAIR项目》的报告,再次吸引了各界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关注。

  “变化”、“变革”、“转变”是在此次会议中运用词频最高、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国内外各个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求,也都有必须应对的变化和挑战。与会代表通过讨论,对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定位、方向、发展策略的制定、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等有了更新和更深刻的认识。

  在大会闭幕式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为主的演员们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昆曲《牡丹亭》选段、小提琴协奏《梁祝》、《匈牙利舞曲》、《夜来香》、傣族舞蹈《竹楼情歌》等,博得来宾们阵阵掌声。馆员们不仅表现了北大图书馆人对事业的热爱和自身的精湛才艺,更展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厚重的人文底蕴。

  此次国际会议于2011年底面向全球发出了征文通知,截至2012年8月底共收到来自大陆地区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大陆作者中既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大学图书馆的馆员,也有来自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在读博士生。海外作者主要来自美国,以及香港、台湾、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本次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三个主题展览,分别是“书城春秋——北京大学图书馆110年纪事”、“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展”和“国内外数据库联展”,与会代表、北大师生和其他前来图书馆的读者都认真观看了展览。

 来源:北大新闻网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