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优秀成果选介

印度宗教文学

——《印度宗教文学》成果简介

  2011年11月10日13:14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北京大学姜景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宗教文学》(项目批准号为02CWW00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2011年9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Rakesh Vats、周骅、王靖。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印度宗教繁多,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其信徒。几千年来,宗教一直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印度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度古代文献庞杂,汗牛充栋,但大体分来,不外乎两种,即文学性的宗教经典和宗教性的文学作品。因此,印度文学和宗教的关系近乎血与肉、灵与魂的关系,宗教文学甚至是印度文学的主体内容。但我国学界在这方面鲜有研究,迄今为止,专门研究“印度宗教文学”的成果甚为罕见。所以,该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仅是对我国印度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还具有填补这方面研究空白的实际意义。

  印度宗教文学是一个宏大的课题,简单而繁杂。罗列宗教,简论文学,是为简单;研究宗教,探究文学,是为繁杂。这项成果两者兼具,做到了罗列研究兼顾,简论探究并重,点面结合,全面地呈现了印度宗教文学的总体面貌。

  二、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包括绪论、上篇5章、中篇2章和下篇4章。

  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印度文化的特点以及印度文学概况,重点探讨了印度宗教的分期和渊源问题,提出了印度宗教“初期”、“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当代”的五阶段分期法,首次提出了“古印度教”和“早期婆罗门教”等概念,进而认为在初期阶段古印度教、吠陀教和早期婆罗门教并存并立,而非阶梯递进。这种分期方式和观点都是全新的,是对印度宗教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上篇的5章分别探讨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印度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其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印度佛教的本生文学、耆那教的往世诗文学、印度伊斯兰教的苏非文学以及锡克教的祖师文学等都是重点考察对象。

  在第二章“印度佛教与佛教文学”中,对印度佛教在新佛教时期的复兴历程及之后印度佛教的发展现状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就佛教文学而言,成果从三个方面简论并探究了佛教文学的概貌。首先介绍早期巴利语佛教文学,主要探究对象是早期巴利语佛教三藏中的律藏、经藏,重点介绍了经藏中的民间寓言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同时总结归纳了早期巴利语佛教文学在文体、语言、主题内容、思想各方面的特点。其次,成果介绍了古典梵语文学中的佛教文学,包括对佛教经典中的传记类、譬喻类、赞颂类文学,以及对著名戏剧家、诗人马鸣作品的探究与分析。最后,成果还介绍了地方语言兴起前后的印度俗语佛教文学,这一介绍主要围绕悉陀文学与那特文学展开,重点赏析了悉陀文学与那特文学的诗歌,对其诗歌的思想、语言、艺术手法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析。

  第三章“耆那教与耆那教文学”探讨了耆那教发展及其文学的成就。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00年前后。耆那教文献具有丰富性和相对完整性等特点。公元五六世纪,耆那教文献的写本产生,耆那教各支派分别保护本派的文献,对后世贡献很大。其后的文献一般都被写成文字,以固定的文本被保存在耆那教寺庙或者图书库里。这一章从四个方面对耆那教文学进行了探究:其一,耆那教早期经典。其二,“往世诗”(Pauranika Kavya),又叫本行诗(Caritakavya)。其三,单篇诗(Muktaka)。其四,一些语法类著作中的文学内容。

  第四章研究的是“印度伊斯兰教与印度伊斯兰教文学”。伊斯兰教不是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宗教,但从8世纪传入次大陆以来,与印度本土宗教和文化进行了充分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印度伊斯兰教。印度伊斯兰教文学从诞生之初起,就从语言和表达主题上和西亚、中亚的伊斯兰教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首先,伊斯兰教传入印度之际,正是印度古典梵语文学结束的阶段。以波斯语言文学为主的外来语言文学传入印度,加速了梵语文学的衰落,但也促进了印度北方一些方言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乌尔都语文学、印地语文学和孟加拉语文学。因此,多语种文学的共同发展是印度伊斯兰教文学突出的特点之一。其次,传入次大陆的伊斯兰教在表现主旨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文学作品中较为集中地表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及个人独立性的增强。印度伊斯兰教苏非文学与印度教帕克蒂运动一道,共同推动了印度文化由中世纪向近现代的转型。再次,在次大陆,文学作品成为传播伊斯兰教、解读《古兰经》和圣训、宣传苏非神秘主义教义的工具,这导致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诗歌成为印度伊斯兰教作家表达思想和情感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印度伊斯兰教文学的重要作家如胡吉伟利、胡斯鲁、侯赛因、巴胡、瓦利·穆罕默德等是这一章重点评介的对象。

  第五章是“锡克教与锡克教文学”。锡克教是仅次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印度宗教。锡克教产生于旁遮普地区,其形成以其第一任祖师那纳克接受“神启”的时间为标志;祖师那纳克之后,前四任祖师的相继领导,使锡克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第五任祖师阿尔琼在位时期,锡克教最终形成。《阿迪·格兰特》和《十祖圣典》不仅是锡克教的经典,也是优秀的锡克教文学作品。《阿迪·格兰特》是一部圣诗集,集合了锡克教六任祖师的诗篇及其同时代的一些圣人们创作的诗篇。《十祖圣典》收录了锡克教第十任祖师戈宾德·辛格的圣诗和其他一些作品,是《阿迪·格兰特》之外最重要的锡克教文学作品集。

  “吠陀教文学”和“史诗往世书文学”是这项成果中篇的内容。第六章“吠陀文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是“四吠陀”、“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但成果分别从神话诗歌文学、巫术咒语文学和祭祀散文三个较新的视角,对“三吠陀”、《阿达婆吠陀》和“吠陀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项成果认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三吠陀归属信仰吠陀教的印度雅利安人;《阿达婆吠陀》归属信仰古印度教的印度土著人,即现居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的祖先;“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则归入古印度教和吠陀教初步融合而成的早期婆罗门教的信仰者。此三教在公元前600年前后并存并立,构成了包括印度佛教和耆那教在内的印度所有宗教的共同遗产和“祖先”。这与第一章的印度教专题研究相呼应。

  在第七章“史诗文学”中,这项成果以宗教的百科全书为前提论述《摩诃婆罗多》,以伦理化的宗教经典为基础探讨了《罗摩衍那》。成果从《摩诃婆罗多》中提炼出“黑天信仰”,从《罗摩衍那》中提炼出“罗摩信仰”,进而视前者为北印度“统一”的重要标志,后者为次大陆“统一”的重要标志。同时,这项成果认为,黑天信仰和罗摩信仰不同,黑天信仰具有某种程度的灵活性,信徒视之为朋友、为情人;罗摩信仰则纯粹惟一,具威严性,信徒视之如父、如君。由此,罗摩之治和罗摩盛世成为印度教信众心目中的理想,该理想甚至被甘地用于20世纪前半叶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之中。在史诗时期,印度教处于婆罗门教时期,其种姓制度等有很大改变,书中也有论述,呼应第一章的印度教专题。“往世书文学”与“史诗文学”不在同一个时期,但为方便研究起见,成果将其与“史诗文学”并列。这是一组世俗化色彩非常浓重的神话传说集,大小36部,18部大“往世书”是研究的重点,其中又以《薄伽梵往世书》为核心研究内容。名义上,18部大“往世书”分属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但其中反映的内容庞杂凌乱,印度教三大教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属于法经、法论范畴的四行期、祭祀仪式、四个时代、摩奴创世、种姓规范等乃至属于科学范畴的法律、天文、数学、艺术等内容也是“往世书”所涉及的内容。与《摩诃婆罗多》相比,其百科全书特征毫不逊色。

  下篇4章为印度地方语言宗教文学,其第八章“印地语宗教文学”是本篇的重点,也是这项成果的重点之一。印地语是印度独立后的国语和两种官方语言之一,是其最为重要的语种。印地语宗教文学主体体现在中世纪,其虔诚文学是印度中世纪文学的主体内容,对印度社会和印度文学影响巨大。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之湖》和苏尔达斯的《苏尔诗海》等是印度教毗湿奴教派罗摩支派和黑天支派的重要经典,其文学性和伦理意义都值得重点探究。此外,格比尔达斯、莱达斯、米拉巴伊等也是重要的印地语宗教文学家,格比尔达斯的追随者中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他的《真言集》具有久远的影响。一般说来,印地语宗教文学是关于印度教的,但毛拉·达乌德和加耶西等作家则另辟蹊径,他们的文学属于伊斯兰教文学范畴。毛拉·达乌德的《月女传奇》是最早的印地语伊斯兰教苏非传奇诗,加耶西的《莲花公主传奇》是最重要的印地语伊斯兰教苏非长诗。印地语宗教文学中的这种双重性在中世纪之后鲜有发展。

  第九章是“南部语言宗教文学”。这一章分别考察了泰米尔语、卡纳尔语、泰卢固语和马拉雅拉姆语的宗教文学,这四种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以泰米尔语为最古老,文学成就也最高。泰米尔语是惟一可以与梵语媲美的印度地方语言,早在公元前5世纪,其文学就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度中世纪的印度教虔诚运动发端于公元6世纪前后泰米尔语的虔诚诗歌。毗湿奴派虔诚诗和湿婆派虔诚诗构成泰米尔语宗教文学的主体,其《甘班罗摩衍那》和《大往世书》分别是毗湿奴派虔诚诗和湿婆派虔诚诗的代表。泰米尔语和其它三种语言所属地区是达罗毗荼人聚居区,其文化与北印度的印度雅利安文化具有显著差别,但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和发展,双方的宗教信仰已经融为一体,其宗教文学具有某种一致性。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考察的是印度东部和西部的地方语言宗教文学。印度东部主要包括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阿萨姆邦等,当地的主要用语则分别为孟加拉语、奥里萨语和阿萨姆语。印度西部主要包括克什米尔信德、、旁遮普、古吉拉特及马哈拉施特拉等地区,当地的主要用语分别为克什米尔语、信德语、旁遮普语、古吉拉特语和马拉提语。这些语言都相应形成了各自的宗教文学传统。这项成果在简要叙述各地语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地语言宗教文学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而评析了各地语言宗教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并辅以对其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具体评介和分析。

  整体而言,这项成果做到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涵括了印度目前重要的宗教、语种以及作家作品,对印度宗教文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特点和价值

  这项成果是国内目前第一本以印度宗教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书稿,其特点有五:其一,这项成果以印度宗教文学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特色鲜明。其二,这项成果囊括了印度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古代的如梵语、俗语,现代的如印地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等等,是对印度近乎所有地区的宗教文学的研究。其三,这项成果的研究对象含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印度伊斯兰教和锡克教等,这些宗教的信徒占印度人口的97%左右。因此,这项成果也是对印度绝大多数宗教信徒的研究。其四,这项成果是对印度宗教文学的研究,也是对印度宗教的探讨,研究结论新颖。其五,这项成果不是纯粹的宗教研究,也不是纯粹的文学研究,具有人文社科的双重特点。

  可以说,这项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为国人了解印度及印度宗教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