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优秀成果选介>>文章选登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的内容与使用

  2012年02月27日17:22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是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主持完成的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项目批准号为10FTQ001)的最终成果,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简称《报告》)根据CSSCI收录的论文所引用的图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遴选出了3140种图书。这些图书都是在学术论文中被大量引用的,说明了它们在学者的研究中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报告》将入选的图书分别在人文社会科学21个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中讨论,各学科入选的著作不一定完全是本学科领域图书,例如,经济学的著作也有可能在社会学或教育学中入选,这主要说明这本经济学著作在其他学科也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入选的著作主要依据其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被CSSCI收录论文引用次数以及每本书自出版以后的年均被引次数遴选,不同的学科根据图书被引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不同的遴选标准,但遴选标准遵循文献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规律。

  《报告》将图书划分为五类讨论: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术著作和国内学术著作。《报告》根据不同类图书在学术研究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入选的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如,分析了领袖著作的指导作用,历史文献的学术资源价值,工具书的知识性和对实证研究的作用,以及国内外学术著作对具体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报告》还对入选的每一本图书在学者研究中的具体影响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使读者了解入选图书究竟在哪些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提供给读者这样的信息,就是读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应当去阅读哪些图书。

  《报告》第一章为引论,阐述了本书的目的、遴选标准等,以后每一章讨论一个学科,读者可先阅读第一章后直接跳到从事研究领域所属学科的章节去阅读,阅读时应关注几个问题:其一,对于本学科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哪些图书(可关注入选图书列表);其二,各研究领域有哪些图书入选(可参考图书列表后的图书分类介绍);其三,每本入选的图书在哪些研究主题中产生较大影响(可阅读每本入选图书的介绍)。

  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的资料室可对照本《报告》的附录或相关章节的入选图书列表,对比本单位在《报告》中入选的图书是否都收藏了,是否需要补缺。

  《报告》的附录1给出了所有入选图书,附录按作者拼音或书名(古籍、作者佚名或不详者)排序,入选的外文图书列前。附录1中每一本图书标明了入选的学科代码,表明该书在哪个或哪些学科入选。

  总之,《报告》为学者阅读学术著作起到推荐作用;为学者探寻一本图书目前影响着哪些学术领域有着参考价值;为研究机构补充馆藏有指导意义。《报告》是我国第一部从学术影响力角度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的大型分析报告,对繁荣学术、指导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苏新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与检索,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已出版专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等20余部。设计并研制了我国第一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