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抓好学习、宣传和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1年05月13日15:34  来源:云南日报

  《社会主义论坛》第5期载文提出

抓好学习、宣传和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郑斯元



  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李志昌在为本月出版的第5期《社会主义论坛》撰写的文章《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竞争,争夺人们的思想空间;二是理论和现实的矛盾,我们的一些理论观点难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难以说服人;三是社会上和党内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淡化甚至抵触的态度;四是大众化的途径和手段问题,传统的手段难以采用,新的手段需要探索。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抓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宣传和研究。

  强化理论学习的组织性。进行有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校、机关,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普遍的学习培训活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进行干部理论正规化教育活动,经验值得总结,做法可以借鉴。学习靠自觉,但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具体的措施,只是简单提要求和号召,不可能产生切实效果。有组织的学习,就是“灌输”。从一般意义上说,“灌输”是教育的基本手段,学习活动的起点就是向头脑输入信息(知识)。对“灌输”要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我们反对的是那种机械的、枯燥的灌输,生动的、说理的、艺术化的灌输,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宣传追求广泛性,但必须以吸引力为基础,没有吸引力,最终达不到广泛性的效果。宣传的关键是增强吸引力,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形象生动、说理充分、征服人心,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要创新宣传方式、宣传手段,转变宣传话语方式,让人们愿意听、愿意看、能理解。特别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大众化的话语方式论述,让人们听得进去、看得下去。

  注意科学理论的通俗化、常识化。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界的文风是“抽象晦涩”,理论文章人们看不下去、看不懂;政界的话风是“枯燥口号”,讲话报告人们听不进去、听不懂。理论文章、讲话报告,长短不是关键问题,理论文章写得好,讲话报告讲得好,长一点人们也愿意看、愿意听,甚至意犹未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实现理论表达方式的通俗化、常识化,摆脱“过度学术化”和“枯燥口号化”两种现象。在理论研究中要讲“学术性”,但在理论宣传普及中要强调通俗化、常识化。改进文风和话风,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