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2011年05月13日14:34  来源:陕西日报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自觉筑牢思想防线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西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其中之一就是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曾出现过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结果葬送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来,又发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致使中国革命再次遭到严重的挫折。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同这些“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理论上的迷误和实践上的挫折,最终在60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走到了极端,出现了全局性的错误。究其根源,就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经历的第二个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也迎来新的发展和辉煌,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今中国,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理直气壮地反对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其客观标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是各种敌视、攻击、背弃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当今中国,虽然这些思潮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却力图诱使我们改旗易帜,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从出现的时机来说,有的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人们在不同程度地出现的信仰上的危机和理论上的迷茫与困惑,大力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中国;有的还利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机,推出资本主义的方案冒充社会主义。从具体的内容来讲,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有两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是新自由主义思潮。这两股思潮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要求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新自由主义是赤裸裸地鼓吹西化,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在社会主义旗号下推行资本主义化。当然,要判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不能简单化、标签化。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观点。在当今中国,衡量一种思想理论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看它是否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相符合,是否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相一致。一般说来,思想理论观点、立场、方法与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不一致的,其实践结果不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问题的,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或是假马克思主义。

  在当今中国,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还要利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理直气壮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研究,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相信马克思主义,在相信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不是科学的极限。历史不断提供新的事实和新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进一步发展理论。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时代课题会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坚持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