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饶芃子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举行开题论证会。会议由社科处处长杜金岷教授主持,广东省社联副主席林有能,广东省社科规划办、评奖办主任冯达才,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社科处副处长潘启亮,文学院院长王列耀,中文系主任苏桂宁,中文系副主任赵静蓉出席了论证会。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岗教授、广东电视台副台长费勇教授、暨南大学“珠江学者”程国赋教授、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尹康庄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参与了对重大项目的开题论证。
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代表学校,向饶芃子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衷心祝贺。他说,暨南大学近几年一直倡导 “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 的科研理念,取得很好的成效。我校作为一所华侨高等学府,“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课题与学校的办学宗旨有天然的联系。他认为课题能入选中标,说明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特文学现象,已得到学界和社会认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表明我校在这个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比较成熟,具备承担和开展重大项目的能力,同时离不开兄弟院校、研究机构的关心与支持。他还表示,学校正在实施“宁静致远”工程,将给老师们创造更好的学术条件和氛围,学校将配合上级主管部门,重视项目进展,实现“带队伍、出人才、出精品”的目标。
广东省社联副主席林有能在致辞中表示,重大项目是衡量一个省科研发展的重要指标,广东省正在打造“理论粤军”,将大力支持和发展一批基础学科和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应以此重大项目为契机,把学科做得更大、更强、更扎实,省社科规划办作为科研管理部门,对该重大项目将给予全力支持。
课题组首席专家饶芃子教授介绍了课题的申报过程、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论证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阐述了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以及有待加强的方面。她强调要从跨文化的学术视野,对这一具有百年历史、世界性的独特的汉语文学现象,进行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以期推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
五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分别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匡汉,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俊,以及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王列耀、洪治纲。五个子课题也向专家组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思路。
与会专家认为该课题是对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发展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既充分肯定课题组的前期成果、团队实力和整体设计,也对研究思路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尹康庄教授表示,论证报告提出要建立具有世界意义的汉语诗学,具有创意,但各种各样的外域文化很复杂,具体把握的难度很大,有的概念界定还可再作斟酌。费勇教授建议要从中提炼若干重要问题,并进行理论提升。程国赋教授认为课题组涉及暨大以外的一些研究单位,要考虑这方面的运作问题;因课题研究的跨度长,应重视海外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林岗教授强调要有对百年历史及其断代特征的基本判断,并适当借鉴不同的评价标准,还要关注海内外对作家作品的接受有不同的视点,挖掘出不同文化传统背后的复杂因素。
社科处处长杜金岷在论证会总结时指出,这个课题获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校中文学科长期积累的一个突破,来之不易,实至名归。他认为论证会对课题组今后高标准、高水准完成目标,有很大帮助,相信大家通过努力,能创造学科的新辉煌。他表示今后社科处将给予更多支持,做好日常化的服务,确保课题组集中精力进行科研工作。
论证会期间,课题组结合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围绕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落实阶段措施与责任分工,一致表示要群策群力,按时按质地完成这一重大项目。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