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2011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八: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

  2012年01月16日11:00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2年1月2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1&ZD096)开题论证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张应强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刘志伟教授、程焕文教授、张振江教授,锦屏县档案馆馆长王宗勋及课题组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张应强教授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内容、总体框架及预期目标,对项目申报的情况及答辩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说明,并就该项目拟突破的重大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点作了展望。自2000年至今,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和锦屏县政府部门合作编辑出版《清水江文书》共三辑33册,收入清水江文书约一万五千件,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出版了相关的研究专著,另外完成了三篇博士论文和多篇硕士论文,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重要前提和有利条件。

  课题组成员针对项目的开展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陈春声副校长回顾了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合作,收集整理“清水江文书”,并影印出版的工作成果,并指出,已有的成果为本课题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强调,未来针对这一项目的研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深入到文书的内部,回归到制度史的本身,在仔细研读文书并结合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厘清文书的内在脉络,从而做出在学术史上立得住、且不可替代的研究成果。

  刘志伟教授着重强调文书整理需面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问题,并就各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文书收集保护,正在建立各自的文书收藏机制的同时,如何建立真正为学术界共同认可的地方文献体系的探索展开了论述。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让清水江文书成为学术界共享的学术资源,从而在推动学术提升和地方文化建设方面都有所裨益。

  程焕文馆长则就王宗勋馆长提出的如何抢救文书、文书的数字化展示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解答,表示中山大学图书馆作为国家古籍修复中心,在文书的整理与修复等方面积极为地方收藏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责无旁贷。包括目前在建的锦屏文书特藏馆的收藏、陈列等具体工作,本课题组都可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围绕项目的研究计划与方向、不同子课题的关键任务,课题组成员就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如何保证项目按计划有序地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进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自2000年以来一直参与并支持清水江文书收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当地政府机构的代表、锦屏县政协王明相副主席也对项目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此前,项目主持人张应强专程前往吉首大学,与该校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就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并对部分文书整理工作进行了部署。项目获得批准之后,主持人也与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学术机构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沟通,听取了他们对项目实施的具体意见。

  通过本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确立了项目研究的基本方案、重点工作和大致时间表。初步决定2012年开年之后即展开相关整理研究工作,并在年内召集一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就前期整理与研究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讨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夯实基础。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