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2011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一: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

  2012年01月06日16: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1年12月2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批准号:11&ZD130)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开题论证会。课题首席专家、长江学者、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主持了会议。课题组全体成员及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教授、科研处处长游斌教授、人事处副处长赵英男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有课题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耿世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宗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力提甫·托乎提教授、哈萨克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定京教授等专家学者。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语言学界和突厥语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李增祥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王远新教授、张铁山教授等参加会议。

  在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教授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并代表学校表达了对课题的支持与厚望。张定京教授介绍了课题设计、总体框架及基本研究方法等情况,六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所负责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实施方案作出了解释。之后,与会成员听取了特邀专家及课题组其他成员的论证意见及建议,并就课题的一些具体内容、设计方案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特邀专家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的正式立项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是国家社科基金对课题组和我国突厥语研究工作者全面开展中国突厥语族语言的词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所给予的一次重要机会,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将对国内外突厥语的词源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研究计划可行,研究队伍有较强的实力,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能力和条件。学者们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耿世民教授提出,突厥语的词源研究离不开民族的形成及民族的历史,应当在古代文献中进行考证,不仅从词源,还要从语音等相关方面挖掘更深的来源。他呼吁对吐火罗语来源给予重视。黄行研究员认为,本课题在研究中应当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确立选词范围,使所研究的各语言都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性;其二,参考文献的广泛性,可以参考国内外较新的词典工具书;其三,词源研究可以使用语料库的方法;其四,使用印欧语词源研究方法,如历史比较法;其五,词源研究不仅考虑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借词,还要考虑汉、藏语等其他语言的借词;其六,本课题的研究队伍相对庞大,研究任务重,经费可能会有短缺情况,需要一定的配套经费。黄行研究员希望课题组吸收一名熟悉古代汉语音韵学的专家参加维吾尔语中早期汉语借词的研究。陈宗振研究员认为,在研究相近语言词源的同时,还应考虑突厥语中的俄语借词。王远新教授提出,本课题不仅在词源研究上应有突破,在突厥民族的族源、族史研究方面也应有新的成果,并建议对各突厥语中的方言土语进行调查,对其词汇中的古语词做整理和进一步挖掘。此外,在词源研究方面,对维吾尔语汉语来源词汇的层次问题提出早、中、晚期三个部分的分类研究。张铁山教授认为,本研究首先应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汉语借词作为突破口之一,其次要加强对俄文文献的有效利用。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此外,人事处赵英男副处长在发言中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并表示人事处作为引进人才的负责单位将对首席专家和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持。

  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对学校各层领导及特邀专家学者的参会表示忠心感谢,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一一答复,并表示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采纳和利用相关的建议。

  最后,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游斌处长做了总结发言,对该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资金保障以及学校科研工作的总体思想等问题作了说明。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