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科调查报告>>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

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九 关于设立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建议

吉林大学  2011年08月03日11: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跨学科研究范畴

  跨学科研究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跨越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A研究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问题,例如关于未来国际形势演变趋势的判断,很难从某个单一学科做出较为科学、充分的研究;B从某个学科出发研究,传统上认为属于其他学科范畴的问题,例如,从政治体制与政府治理的角度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与进程,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等。一些边缘学科,比如古文字专业,属于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研究工作中需要运用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乃至地理学、天文学、农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都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研究尽管涉及很多学科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存在密切关联关系,研究成员之间也不需要密切合作,即在实质性研究中无法做到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研究,以及对同一问题的跨学科思考,而是不同学科研究成员分别承担其中部分任务,类似于分段承包的工程合作,就不能算作跨学科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发展都不是很好,学术界更重视在学者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领域,并且进行持续性研究,而对“学术越界”持不甚肯定的态度。当然,这不是一种好的研究倾向和态度。实际上一些新兴的学科,例如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哲学等,都是跨学科的学科,近年来发展都不错。

  三、如何资助跨学科研究

  1.资助对象

  跨学科研究的资助对象应是团队。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团队成员已有研究成果的关联性应成为资助资格评定的重要依据。团队跨学科研究强调的是团队成员不同学科背景对解决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关联性。资助重点应该是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应用性、对策性的现实问题。

  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以曾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青年研究人员为主,既要考虑到研究基础,又要考虑到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接受的可能。或者重点考虑前期真正从事过跨学科研究的具有高级职称、有相当质量前期研究的中青年教师,并在课题论证书中明确写出如何实现了跨学科研究。

  2.资助重点

  (1)资助重点以重大应用性、实践性问题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主。

  (2)尝试性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是针对单学科方向研究不足,而国家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其关注的重点是研究问题的现实紧迫程度与研究方案的现实可行性,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性研究。

  (3)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家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单一学科上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缺乏整体应对策略与综合性的应对措施,导致行为上顾此失彼。因此,资助重点可以从各一级学科出发,体现跨二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问题。例如,某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国某段经济史(改革开发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解释等。

  (4)考虑到跨学科研究本身的现实需要,对于能够支撑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也应在立项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团队合作式研究,其合作机制与研究方法如何整合也是跨学科研究过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资助方式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整体水平不高,起步相对较晚,跨学科研究的模式还不太成熟,例如,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相对薄弱,而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已有七十多年连续研究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模式。对于这两个研究领域,在资助方式宜采取尝试性的跨学科研究与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并重的原则。

  而对于一些迫切需要的重大现实与理论课题的跨学科研究,例如关于我国能源安全形式的研究,这就需要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能源经济学、能源技术专家等学者开展综合研究。此类课题应该一种招标项目的方式进行资助。

  此外,跨学科项目立项,需要开展跨学科评审,即需要课题所涉及的所有主要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评审。既要避免外行评价内行,又要避免跨学科项目评审专家涵盖面太窄的问题。

  跨学科资助经费应高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额度。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