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第二批成果文库(2006—2007)

<b>《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b>简介

  2011年05月13日14:49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是南京师范大学刘进宝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敦煌文书看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与演变》(批准号为03BZS010)最终研究成果,共31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归义军政权(848—1036年)是建立在西北一隅——敦煌的一个地方政权,正处于晚唐五代宋初这一中国历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一时期,中原王朝战乱频仍,改朝换代频繁,藩镇割据,社会动荡。而归义军作为一个特殊的藩镇,统治敦煌长达180多年,其间基本上保持着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因此,对归义军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这个特殊藩镇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晚唐五代宋初历史的认识。
  这项成果充分利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归义军时期的大量文献和传世文献记载,把归义军经济史与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和演进紧密结合起来,对归义军时期的土地分配与交易、赋税征收、作物种植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状况进行考证,并将归义军政权作为一个特殊的藩镇予以“解剖”,探讨了当时地方政权与中原王朝的相互影响,清晰地揭示了归义军政权的经济制度既受中原王朝的深刻影响,又保持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这一历史事实。
  该成果对归义军时期的土地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如私有土地的发展途径、营田、请田等;对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征纳作了详尽解说,尤其对地子、官布、税草、税柴的征收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并考察了归义军政权的税率和赋税制的特点;对敦煌文献中所涉及的归义军时期的徭役作了分析探讨,并将其纳入晚唐五代中原王朝的制度下给予解说;对敦煌的棉花种植说提出了质疑,指出唐五代时敦煌并没有棉花种植,棉花并没有通过西域,经河西走廊传入内地;对红蓝的传入、种植和用途等进行了探讨。
  鉴定专家认为,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项成果“在不少方面又将归义军经济史研究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对于了解归义军的历史,了解作为当时主要问题之一的藩镇经济制度乃至我国中古时期的经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赵健、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