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第二批成果文库(2006—2007)

<b>《古文字谱系疏证》</b>简介

  2011年05月13日14:46  


  《古文字谱系疏证》是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批准号为96AYY010)最终研究成果,共300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汉字历史悠久,数量极大,但学术界以往对古汉字缺少全面系统的整理。这项成果从汉字形音义的内在联系入手,以地下发现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全面梳理了有关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秦汉文字的地下出土资料和研究文献,揭示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的发展沿革关系,构建了古代汉字的发展沿革谱系,从而清晰地勾勒出了殷商到秦汉古文字发展演进的历史画卷。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将先秦古文字进行谱系编排,从宏观上构拟了一个广义的古汉字发展谱系。二是将基本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按派生关系和结构层次依次排列,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形声谱系,体现出形声体系内在的发展关系,奠定了构拟古汉字发展谱系的基础。三是在每一形声谱系之下,列出所属诸字,对每一个汉字建立从甲骨文到秦代的纵向形体流变谱,使一个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历时演变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共时异体得到全面展现。四是对各字的形体构造、流变和用例进行考辨疏证,为谱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五是对严格意义的同源字关系予以考辨,通过“系原”工作,确定了各谱系中具有亲缘关系的同源字。
  这项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古汉字发展谱系的构建,使字际关系以整体状态呈现出来,清楚地展现出古汉字整体发展的脉络,有助于更为正确地揭示汉字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描述汉字发展史,为系统的汉字发展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对古汉字的全面分析和考察,揭示了古汉字构造特点和规律,为汉字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可靠的资料。三是通过阐明汉字形体分化与字义发展的多重关系,不仅生动展示了汉字与汉语协调发展的规律,而且对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和古文献的诠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四是对古汉字声系的构建,为古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另外,该成果还有助于更好认识汉字的历史面貌、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当前语文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首次全面展示了古文字同源孳乳的状况,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全面描写汉字谱系奠定了基础”。

(责编:赵健、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