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哲学

陈先达:加强哲学对话 走出哲学对话

  2012年06月12日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经济学与哲学对话的问题非常重要,这个题目是老祖宗规定的,至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规定了的。我们谈加强哲学对话、走出哲学对话,简单的意思是:加强哲学对话就是加强哲学领域中的对话这一块,走出哲学对话就是走出单纯哲学领域这一块。哲学领域中的对话是必要的,但也有局限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近年来提出中西马对话的范式,对于沟通哲学思维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不是封闭的体系,一个封闭的体系意味历史的存在,不是当代的存在,所以哲学领域中的对话完全必要。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哲学领域中的对话,实际上只会成为哲学思想家们的对话,是范畴与范畴对话、概念与概念对话、思想交流与碰撞对话。

  哲学与经济学的对话则不同。经济学与哲学最重大的区别,是经济学的范畴、概念、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是现实经济生活的直接抽象,而哲学则具有借鉴的现实性,它是对多门学科的再抽象。经济学离经济基础最近,而哲学离经济基础最远。如果说哲学领域中自身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那么经济学和哲学的对话是思想与现实的对话。因为经济学理论反映的是当代经济中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哲学对话,走出哲学对话。

  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经济学对话的重要性在于,前一种对话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问题,后一种对话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的自身存在问题;中西马对话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对话关系到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能否存在发展的问题。

  没有经济学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解剖市民社会引出了一系列结论,讲得非常清楚,而且讲到没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这是恩格斯讲到《资本论》的时候一再讲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现在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哲学。如果没有实事求是,没有那样的思维方式,没有关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思想,没有社会主义公平,这个定义就出不来,定义本身就体现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

  将哲学和经济学分割必然有害。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大困境,一定程度上是其脱离现实,特别是缺乏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停留在纯哲学的概念范围。同时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离,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为现实服务的工具,成为工具主义或者意识形态化,好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越纯粹越具有学术性,这实际上掩盖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没有经济学研究,要真正搞懂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尤其是搞懂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当代经济学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在我看来,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在于其具体理论和方法。经济学有自己的特殊范畴和方法,如实证、统计、图形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才是根本的指导原则。如果在中国,一个经济学家根本不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形态理论,不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承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承认辩证思维方法,就不可能成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特别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经济学家,绝不能应对中国的经济现实。

  事实上,经济学和哲学不可分割,没有哲学思维指导的经济学家是不存在的。亚当·斯密写过《道德情操论》,也写过《国富论》,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学和哲学思维分裂。《道德情操论》里面的人是有道德、有同情心的人,他的《国富论》的秘密就在这里,两种人是分裂的,分裂在于道德领域中人的情感缺乏利益的基础,经济人假设论又缺乏道德同情心。他的《道德情操论》缺乏经济基础,而他的经济人看不到市场经济中的规律,那种假设的前提为后来市场经济学的研究留下了很多难题。这是哲学和经济思维分裂的恶果。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存在经济学与哲学的分裂,它是统一的。马克思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写出资本主义运动规律,写出《资本论》;同样,列宁没有辩证法就写不出《帝国主义论》,因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基本上和《哲学笔记》的思想都是唯物辩证法和矛盾的分析;毛泽东没有辩证法就写不出《矛盾论》,这种基本体系大概是清楚的。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倒向西方经济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我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市场经济是经济学问题,但不单纯是经济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绝不能单纯看做是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市场经济,必然会影响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个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引向何方,单纯地从市场经济说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问题是无法说清楚的,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解决,历史唯物主义看到了市场经济运行,从社会结构、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因此,强调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既要看到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防止它的消极效应。研究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如果不把市场经济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当中,只从单纯的经济学思想看问题,肯定走不出资源和劳动力配置这个狭小的圈子,无法解释引发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成功的。所有市场经济的特点都是人与人关系的物化,无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它以货币为中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泡沫,所以就不能单纯地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要看到市场经济以货币为中介的时候有可能会带来人与人关系的颠倒和价值观念的颠倒。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编:秦华、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