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教育

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011年11月10日08:3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厦门大学副教授(一般课题【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负责人) 曾炜琴

  自上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的屡屡曝光,“科研诚信”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我国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澳等国,均高度重视科研诚信体系的构建,它们的作法、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与汲取。

  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本国实际,也应博采众家之长,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本课题拟对美、英、德、澳等发达国家在建构科研诚信体系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启示,以弥补我国理论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推动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同时,为我国教育科研机构掌握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历史及现状提供参考,从而取长补短,少走弯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高效的科研诚信体系,加快我国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步伐。

  国外对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特质及科学规范的研究。但社会各界真正广泛关注科研不端行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74年美国萨默林事件和1981年达尔西事件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科研不端行为的曝光,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媒体、公众乃至美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也由此拉开了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序幕。英国1994年的皮尔斯事件、德国1997年的赫尔曼·布拉赫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不端行为的曝光,也促使这些发达国家认真思考对策,着手构建科研诚信体系。各国相继成立官方或非官方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或在原有学术机构和基金会建制上增设科研诚信管理部门,出台不同层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大力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力求营造良好的科研诚信氛围,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体系。在关于科研诚信的学术研究方面,美英等国出版、发表了大量专著和文章。国外的科研诚信研究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探讨科研不端行为及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定义、性质及内容;第二,有关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频率、程度的定量及定性研究;第三,分析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类型,提出应对措施;第四,关于科研诚信及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其中负责任研究行为(RCR)的框架下每一个分支都有大量研究成果。当然,各国国情不同,科研诚信建设的历程不同,在构建科研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即使对科研诚信问题开展研究最早的美国,其科研诚信体系也不能说是完美无瑕的。他们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都值得本课题组认真研究。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十分重视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一些学者通过论文和译著等成果形式,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治理科研不端行为方面的经验介绍到国内。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而且主要侧重于对美国科研诚信体系的介绍与分析,对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国科研诚信建设的过程及政策措施均浅尝辄止,未作全面介绍和深入探讨。事实上,这些国家在科研诚信建设过程中,虽或多或少均有向美国学习借鉴之处,但各国建立的科研诚信体系却各具特色,成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美国及英、德、澳等发达国家科研诚信体系及科研诚信建设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首先广泛搜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有关资料,尤其是关注各国科研诚信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事件或案例,全面掌握各国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建构科研诚信体系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构设置、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其次,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各国在不同阶段所处的国内国际社会背景,对所掌握的各国科研诚信建设资料进行梳理、比较与分析,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各发达国家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及构建科研诚信体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分析各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