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政治

理解政治发展的文化维度

丛日云 卢春龙  2012年06月19日14: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政治文化是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在寻找政治因果关系时必须考虑的重要解释变量。因此,政治文化研究在政治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政治学中最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也是成果最丰富的研究领域之一。

  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渊源与谱系

  在西方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对政治文化的研究源远流长。英格尔哈特在追溯现代政治文化研究的历史渊源时,曾列举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和成果,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阿道尔诺的《威权人格》、拉斯韦尔的《民主性格》、斯托弗的《共产主义、一致性与公民自由》、罗基奇的《开放和封闭的精神——对信仰系统与人格系统性质的调查》等。此外,一些学者还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列入其中。与当代科学化的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研究相比,这种研究在方法论上被视为“非科学的”,但也有其重要价值。

  根据布林特教授的梳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可分为三大谱系,即法国的社会学谱系、德国的文化哲学谱系以及美国的政治科学谱系。法国的社会学谱系开始于孟德斯鸠,经过卢梭、斯戴尔、贡斯当、基佐以及托克维尔的发展而成为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强调从社会宏观背景的差异去理解各国政治文化的差异,进而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德国的文化哲学谱系开始于康德,经过洪堡、黑格尔、马克思和韦伯等人的发展而成为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强调解释学的传统,强调政治文化并不是对客观社会现实的抽象反映,而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象征、图腾长期积累的产物,强调从解释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历史由来。美国的政治科学谱系开始于阿尔蒙德与维巴的开创性研究,这一谱系主要通过实证的、科学的方式来研究政治文化,从而克服了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弊端,其主要成就是以对各国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调查为基础,进而对各国的政治文化进行精确的科学测量。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以美国的政治科学谱系为主流。1956年阿尔蒙德正式提出“政治文化”概念,1963年他又与维巴合作出版了《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此为当代科学的政治文化研究,亦即跨民族抽样数据研究的开端。早期的政治文化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包括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派伊的《中国政治的精神》,斯里德曼的《人格与民主政治》,英格尔哈特的《静悄悄的革命——变化中的西方公众的价值与政治行为方式》,本菲尔德的《落后社会的道德基础》(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等。

  进入19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受到理性选择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等左翼思潮的批评和挑战,许多学者批评它保守、静止、简单,存在文化偏见和文化决定主义倾向,低估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政治文化研究一度走向衰落,退居政治学的边缘。但是,从1980年代起,政治文化研究经历了从“回归”到“复兴”进而走向繁荣的过程。英格尔哈特在1988年最早使用了“政治文化的复兴”这一概念,而后H.J.威尔达、阿尔蒙德和布林特等人也肯定了政治文化复兴的到来。复兴后的政治文化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一大批有影响、有重大原创性贡献的成果问世,这包括:英格尔哈特的《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神圣与世俗——世界范围的宗教与政治》(与诺里斯合著),英格尔斯的《国民性》,尤斯拉纳的《信任的道德基础》,帕特南的《流动中的民主政体——当代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演变》、《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布林特的《政治文化的谱系》,狄百瑞的《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戴尔蒙德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与民主》等。

  总的说来,当代政治文化研究关注政治系统的内在心理层面,强调政治文化是决定政治主体的行为准则和支配其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政治文化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正式制度框架下的政治行为,理解历史上一个国家特殊的发展模式,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政治文化研究还特别与政治发展和民主化研究有密切关系,它与经济发展、公民社会、国际环境、政治战略、政治精英等一起,构成解释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与模式的重要的自主性变量。

  政治文化研究的中国意义

  在中国,自19世纪末起,学者们在讨论中西文化关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时,也大量涉及政治文化的内容。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政治文化研究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独特的文明,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单元,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政治文化。在当代社会政治转型时期,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发生了何种变化?变化的方向是什么?它对于政治发展和现代公民文化建设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都需要当代学者作出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只有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了然于胸,才能明确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道路选择,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现代公民文化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仍然以学者的观察、粗糙的文献分析为主要手段,以对传统政治文化的阐释性研究为主要内容。这种研究虽然富于学理性和启发性,但是,没有科学的量化数据为基础,也缺少实际操作性,尚不足以为当前政治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立足于中国政治实践发展的实际,为了推动我国的政治文化研究,需要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经验,为国内学者的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走向繁荣,贡献出一批与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独特性相称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编:秦华、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