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文库>>理论

历经百年探索形成的旗帜

祝灵君  2012年04月16日15:22  来源:学习时报

  坚持什么主义,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制度,从来都不是书斋“革命”的结果,相反,它形成于各种社会力量和重大事件的累积,属于历史的选择;来自人民的拥护,属于人民的选择,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属于实践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苦难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艰辛,分别在第一个百年和第二个百年里已经完成和正在完成这两大历史性目标。百年探索告诉我们,什么道路能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选择方向;什么理论能够对这两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什么制度能保障中国人民实现这两大目标,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胜利,中国最终选择了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1840年,英国人凭借船坚炮利一举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华文明遇到了真正的对手,懵懂之中开始面临方向迷失与生死抉择的危险。当西方侵略者来袭之时,衰朽的清朝统治者尚不能正确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未来命运的巨大影响,不能及时振作,革新自救。振作的力量来自知识界、来自民间、来自一批开明官员,大批仁人志士奋起拯救国家,如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自强运动,以制度改良为标志的维新运动,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为标志的旧式农民战争。然而,这些运动、战争的成果仍不能阻挡清政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连败于外国侵略者的命运,1885年虽胜却实败于法国,1895年再败于早年不屑一顾的日本,1900年败于八国联军,1904年在中国的土地上上演了日俄战争的丑剧,等等。战争使生灵惨遭涂炭,人民流离失所,而每一次战败必然以割地、赔款收场,伟大的中华民族反复遭到羞辱。诸多事件表明,在列强经济、军事压力面前,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1898年戊戌维新失败以后,大批仁人志士已不再寄希望于腐朽的封建王朝来实现国家自强的梦想,寄希望在旧体制下实现国家强大的“中体西用”的旗帜再也打不下去。

  1912年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让许多中国人弹冠相庆,但兴奋的时间并不长。其实,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国家自强与自立,西方列强是不会同意的。中国处于乱局又不至于失控最符合西方列强以及新兴列强——日本的利益。在列强支持下,中国很快出现了军阀割据,拥兵自重的局面。从此,列强在中国自行划定租借地、自行分割、垄断海关银行、赢取暴利,既破坏了农村的经济均衡,也破坏了城市经济的一体化。面对这种形势,各种救国的“方案”纷呈,各种救国的“主义”露头,但几乎都因水土不服而以“茶壶里的风暴”草草收场。1925年,中山先生过世时以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告诫全体国民党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表明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旧民主主义救不了中国,实现不了无数中华儿女追求中华崛起的梦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执政的国民党代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势力,他们需要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他们审时度势,需要将革命汇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迎接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两种主义、两种命运之争以两次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胜利而结束,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自1840年以来列强在瓜分中国的盛宴中狂欢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中国从此真正走上了自强、自立的道路。旭日东升,总会有乌云压顶,面对一些国家的围堵,一个不甘落后的大国为了不被“开除球籍”,必须抓住机遇与时间赛跑,追回失落的光阴;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以汇集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三大改造”结束以后,中国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摊子烂的基础上迅速医治一百多年来惨遭战争蹂躏的伤口,对内发展经济、凝聚人心,对外宣誓主权、展示形象。睡狮开始觉醒,以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为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得到了全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充分肯定。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中奋起,中国选择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恩格斯多次强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无不以苏联为蓝本,寻找本国的道路。中国自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也想走自己的路,然而还是深深地打上了苏联模式的烙印。在自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我们走过弯路,差一点迷失方向。如:片面强调以改变生产关系的结构来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忘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大道理;片面强调改造上层建筑以推动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忘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道理;片面强调以阶级矛盾为中心,而忘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道理。于是,社会主义道路、指导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制度都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左”的指导思想以及“左”的实践主宰了中国的命运,“文化大革命”爆发使中国经济基本处于破产边缘,最终酿成中国人心灵与精神世界的一场大浩劫。“左”不是社会主义,右也不是社会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痛定思痛之中提出了最鲜明的论断: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文化生活逐步繁荣,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日渐上升。“走对了路,才会有方向”,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大路”,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改革开放也是一场伟大革命,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也解放手脚,不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观念、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始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并不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并丰富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既是当前我们取得成功的秘密,也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旗帜。

  百年探索留下了宝贵启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鞋子穿在别人脚上再漂亮也未必适合自己的脚。因而,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只有了解中国家底的人最清楚。百年中国的探索反复证明,走对路,举对旗,没有现成的经验,是经过长期摸索“试”出来的、“探”出来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胆识,也历经了中华民族大起大落的各种周折。因此,妄加评判,不珍惜已选择的旗帜是错误的;得陇望蜀,期望用普世经验来包装自己也是错误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既是对党和国家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

  百年的探索也表明,有实力,才有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没有分量。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实力,什么都不会有;不科学发展,什么也不会有;不始终维护稳定的环境,什么也不会有;不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左”顾右盼、朝秦暮楚、三心二意,最终什么也不会有。因此,旗帜的影响力取决于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发展的成果,如果不能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旗帜迟早也会丧失公信力、凝聚力。

  百年探索还表明,如果把第一个百年看成是中国人民在探索道路与旗帜的征程中“交学费”,第二百年则即将“出校门”。方向已经明确,前景一片光明。因此,全体中国人民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既要自信,更要自觉。

  第一,道路越宽广,旗帜就越具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活生生的实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往之路,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面貌。脱离中国历史和国情,放弃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道路而幻想依靠别的模式、别的道路注定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告诉我们,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回头路,计划经济是个梦,是梦难圆;也不能走资本主义邪路,资本主义是条死路,死路难通。只有实现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才能实现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理论越彻底,旗帜就越具辐射力。思想的混乱来自理论的混乱,政治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国土壤,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共生长,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社会发展历程的时空压缩,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时空聚集。矛盾引发疑问,疑问引发反思,但反思从来颠覆不了真理。因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真理,需要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最终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

  第三,制度越完善,旗帜就越具生命力。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持久性,制度好,坏人不敢捣鬼,制度不好,好人不能做事。制度的科学意味着制度的权威。当前,面对各种“带病”的制度、“贴膏药”的制度、“打补丁”的制度、“盖公章”的制度,我们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完善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

  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历来都是一个民族的大事,是“拼”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裁判,奢望投机取巧或一帆风顺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当前,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实属发展中的问题,不能以此为据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但如此,我们还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前进的道路并不平顺,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民族的志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想象和超乎想象的挑战。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