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际交流>>交流信息

人文研究引入科学实验方法 杜克大学人文实验室关注世界边界与隔离

郑讴  2012年02月21日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人文研究引入科学实验方法 杜克大学人文实验室关注世界边界与隔离



  “如今,墙壁、间隔和边界比柏林墙时代制造了更多的分离与隔绝。”日前,美国杜克大学负责边界工作组人文实验室项目的师生正在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边界工作组人文实验室(BorderWork(s) Humanities Lab)讲师罗宾·柯克(Robin Kirk)说:“边界和墙壁的作用在不断演变,比起将人们留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用处来说,更多情况下,它们被用来把人排斥在外——一旦这种壁垒建立起来,将很难击破。”

  杜克大学富兰克林人文研究所2011年春天开始尝试以“实验室”模式,从精神和物理层面,探索社会如何划分社区边界,以及国界的形成与变迁等问题。该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和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在非政府组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项目与科学实验相似,具有实验性和协作性。项目主任菲利普·斯特恩(Philip Stern)介绍说:“学生们将通过非传统的实验方式进行研究。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肯定答案,也不是所有项目都会出现预期结果,要不断从实验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项目以团队合作方式来完成,旨在激发学生自然求知欲的有机增长。”

  “学生们来自包括英语、工程、生物等多个专业领域,多学科研究关注世界各地的分歧。”对于项目的设计,柯克表示,将不同学科的人汇集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互动和研究,避免人文研究者闭门造车的尴尬,这才是项目最重要的部分。

  柯克介绍说,哲学与公共政策系学生帕特里克·奥斯奥特(Patrick Oathout)在2011年秋季提出“乌呼鲁移动”(Uhuru Mobile)项目,设想为难民提供一种免费的新通讯设备,帮助他们以英语、阿拉伯语和斯瓦希里语进行沟通交流。奥斯奥特还参与了历史学教授克劳迪亚·库努兹(Claudia Koonz)与环境学教授艾利卡·伟沙(Erika Weinthal)共同负责的“世界难民与流离失所人群分布”项目。该项目旨在从权利和环境政策角度解读边界问题,探索如何恢复难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评价跨国团体的社会与政治影响等。库努兹和伟沙本学期计划利用Google Earth和其他先进技术,设立一个虚拟互动难民营,为非洲游牧难民提供庇护。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