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际交流>>交流信息

中外专家学者武威研讨西夏学

  2011年08月22日18: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甘肃8月21日电(记者陈宗立)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甘肃武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日前在甘肃武威举行。来自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西夏民族、地理、社会、宗教、佛窟、绘画、语言、文字以及西夏文化产业开发等话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提交论文106篇。

  19世纪初,清代著名学者张澍在其家乡甘肃武威大云寺发现了用汉字和西夏文对照镌刻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即今被称之为“凉州碑”或“西夏碑”),从而揭开了研究西夏文化的序幕。

  2009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确定宁夏大学承担中俄语言年项目“西夏文化研究”。2010年,项目名称进一步确定为“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化研究”。该项目5年一个周期,包括合作研究、举办国际西夏学论坛、成立合作研究机构、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其中举办国际西夏学学术论坛是重要内容。

  武威曾是西夏辅郡和陪都,见证了西夏王朝的兴衰。这里留存了大量西夏文物和遗迹,成为国内出土西夏文物最多的地区之一。出自武威的“西夏碑”、西夏木缘塔、西夏金碗、西夏火炮、经文等是研究西夏文字、筑造、军事、医学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