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近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涉及跨语言、跨方言的语法化研究,以及语法化研究与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言习得、语言接触等领域关系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吴福祥发现侗台语的被动式在形式和意义上跟汉语高度平行,这些侗台语被动式的产生是汉语影响的产物,而演变的机制则是接触引发的语法化。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邢向东则以陕北神木话的助动词“敢”及其语法化为例,列举了助动词“敢”表有“胆量、允许、可能、要”等四种意义,并通过共时与历时的比较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敢”的语法化。
据了解,第七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将由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承办。
(实习记者 孙文娟)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