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年度项目成果>>应用经济

中国旅游产业潜力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

——《中国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12月26日15:59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冯学钢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BJY099),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杨勇、于秋阳、胡平、王晓云、邱扶东、胡小纯、王琼英。

  这项研究成果着眼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维度,通过回顾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厘清了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关系和研究边界,在分别构建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测度模型并展开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从旅游产业潜力支持、竞争行为和竞争绩效三个维度切入,将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展开实证评价,以期全面而客观地衡量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

  (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解构

  这项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从旅游产业竞争绩效的研究模型反推旅游产业潜力的考量要素,综合考虑旅游产业整体运营系统的内部结构、外部作用及环境影响,并结合各环节的内涵及其在产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从内在成长潜力、市场扩张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等维度对旅游产业潜力进行分析;从技术效率、产业聚集以及结构转换对旅游产业竞争行为以及旅游产业从潜力到竞争力的过渡进行分析;从吸引能力、接待能力以及利用能力对旅游产业竞争绩效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这项研究成果的独特视角,并且为提升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力提供了有效借鉴。

  (二)对旅游产业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划分

  在当前对旅游产业统计口径不一、分析视角多样的情况下,这项研究成果对旅游产业涉及的众多行业进行了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梳理并构建了旅游产业体系的新框架;着眼于旅游产业的柔性、动态特点,结合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的研究需求,确立了认识和识别旅游产业体系遵循的综合性、融合性、发展性、动态性以及可比、可量、可行性等基本原则,分析了传统的旅游产业基本内容与直接相关的旅游辅助产业以及间接相关的旅游关联产业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体系,结合与旅游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旅游发展模式,从动态开放性和互动融合性的角度探究了旅游产业的动态边界,并围绕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分析了旅游产业边界柔性变化态势下产业资源、产业要素、产业运营的动态组合过程。

  (三)对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进行了重构

  这项研究成果基于“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测度的都是旅游产业发展维度”的基本认识,结合旅游产业的要素特点、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遵循“潜力因素à行为表现à显示性指标”的逻辑顺序勾画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将旅游产业“竞争绩效”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区分,并在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中引入“潜力支撑”和动态的“竞争行为”维度,构建了新的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范式--“三棱锥”模型,从潜力支持、技术效率和竞争绩效三个维度解析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构成,并把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转变为一套前后连贯的系统绩效评核量度,以实现旅游产业潜力与旅游产业竞争行为以及旅游产业竞争绩效的衡量之间、短期与长期的指标之间、静态衡量与动态衡量之间的平衡。

  二、重要观点

  (一)中国旅游产业潜力评价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认为旅游产业潜力是一种非现实的、潜在的能力,是由旅游产业内一系列隐性因素所构成的,通过一定条件的刺激能够在未来得以发挥并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能力,而这一未来发展能力实际上在当前表现为支持并保障未来竞争力得以实现的一种能力和优势的积累。基于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系统结构、影响要素的剖析,我们将其划分为内在成长潜力(Potential of Internal Growth)、市场扩张潜力(Potential of Market Extension)和可持续发展潜力(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三个子系统,并构建了旅游产业的IMS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来探究旅游产业潜力的区域差异、结构类型和发展空间。结论显示:第一,潜力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依次为:资源供给(贡献率20.78%)、基础设施(20.61%)、市场需求(12.23%)产业规模(13.09%)、产业集群(9.50%)、技术创新能力(10.41%)、制度支持(9.38%)和环境保障条件(3.02%)。第二,中国旅游产业潜力呈东部强、中西部较弱的分布态势,北京、上海、广东分居全国的前三位。

  (二)中国旅游产业竞争行为和竞争绩效的评价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认为,首先,就竞争力形成的过程而言,由于旅游企业的规模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不同地区的旅游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产业聚集的出现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据此,这项研究成果从旅游企业利用资源技术效率、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转换三个维度探讨了旅游产业潜力向现实竞争力过渡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行为能力。其次,旅游产业竞争结果的最终体现是旅游产业的竞争绩效,即旅游产业参与竞争的实际显性效果,由旅游产业开拓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结果,通过旅游业对旅游者的吸引能力(Attracting Capability)、区域旅游业接待能力(Reception Capability)和资源利用能力(Utility Capability)三个维度体现。这项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旅游业竞争绩效的ARU分析范式,结论显示:第一,从能力结构上看,我国旅游产业竞争绩效的形成还处在吸引能力(权重为40.35%)和接待能力(31.63%)起主导作用的阶段,而利用能力(28.02%)所起的作用相对不足。第二,与区位相关的支持性条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础设施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绩效有显著的影响。第三,我国旅游产业竞争绩效水平极差较大,最强省份广东的得分是最弱省份青海的29倍;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沿海省份的旅游产业竞争绩效综合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

  (三)基于综合平衡的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是旅游产业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的系统体现,即指区域旅游产业依托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性潜力条件,有效利用资源,实现效率提升,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发展绩效的能力。结合旅游产业潜力、竞争行为(技术效率、产业聚集和结构转换)和竞争绩效,这项研究成果构建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三棱锥”模型并展开了实证测评。结论显示:第一,我国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结构主要是以竞争行为为主导,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绩效的贡献度相对较弱,表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应更多地关注旅游产业内部效率的提升。第二,相较旅游产业竞争绩效而言,我国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极差要小得多,最强省份北京的得分仅为最弱省份青海的1.68倍。第三,我国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依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

  (四)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

  就我国旅游产业潜力而言,基于八大影响要素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各地需要基于自身特色,选择制度驱动、资源供给驱动、规模驱动、市场需求拉动等路径提升产业潜力。就我国旅游产业竞争绩效和综合竞争力而言,改善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能力结构,提升旅游产业技术效率,拓展旅游产业宽度,形成旅游产业集群,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是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包括:通过适度扩展旅游产业的边界并合理界定旅游产业的地位,寻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维度;通过分类识别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并重视旅游资源的作用,培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领域;通过有效利用旅游产业结构效应、集群效应,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载体;通过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能动性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孕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等。

  三、研究价值

  (一)深化和丰富了旅游产业的理论体系

  这项研究成果引入多学科理论,厘清了旅游产业潜力与竞争力的边界;着眼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探究了旅游产业潜力及其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演化机制;以旅游产业潜力为基础从技术效率、产业聚集以及结构转换等角度分析了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避免了潜力和竞争力两个维度的割裂;从整体视角对旅游产业潜力与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旅游产业潜力与竞争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深化和丰富了相关旅游学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

  (二)为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这项研究成果通过对潜力和竞争力的实证测度,深入剖析了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提升路径和发展趋势,对各省(区、市)在激烈的竞争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制定切合实际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现阶段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