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年度项目成果>>哲学

当代西方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成果简介

  2012年05月08日10:1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南京大学张建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3BZX043),最终成果为专著《当代西方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潘天群、顿新国、贾国恒、张力锋、王习胜、刘叶涛、夏素敏、付敏、李秀敏、陈晓华、李莉、雒自新。

  逻辑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显学”,其多方面研究价值日益彰显。逻辑学在20世纪获得的长足发展及其在现代哲学变革与科学技术革命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为逻辑哲学的繁荣提供了基础与动力,同时逻辑哲学研究的进展也为现代逻辑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逻辑学与逻辑哲学紧密的互动发展,是上世纪特别是其中后期以来西方学界学科演进的一个重要现象:首先是经典逻辑的广泛传播及其在哲学研究中的应用,催生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论转向”,奠定了现代逻辑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基本论题;而在某些逻辑哲学思想启发下建立的一系列新的逻辑系统,又为逻辑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视域与新问题,推动其迈向新的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大新的历史性进展:一是克里普克等人在五、六十年代创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由于其强大的解题功能,已被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接受,成为在逻辑分析中被广泛运用的“新工具”,而在这种广泛应用中又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新问题;二是在由多个相关学科领域共同汇成的“语用转向”和“认知转向”等潮流的有力推动下,一些全新的“语境敏感型”逻辑基础与应用理论不断涌现,特别是“情境语义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逻辑与哲学双方的一系列基本观念的深刻变革;三是伴随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情境语义学这两大新型逻辑理论的创生、确立与发展,现在已被广泛名之为“哲理(学)逻辑”的非经典逻辑学科群(包括经典逻辑的保守扩充系统与变异逻辑及其扩充系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理论无论在人类实际推理系统的描述方面,还是在新的逻辑系统的建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并已展示出其巨大作用。基于如上重要进展,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的研究重心,也逐步转移到探讨这些新进展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及其对逻辑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影响上来。鉴于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的发展长期形成的互动机制,加之这些新型逻辑理论在当代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乃至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领域业已展现出的巨大作用,当代逻辑哲学研究新成就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业已逐步得以呈现。

  然而,如学界所公认,自上世纪70年代起步的我国逻辑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研究主流“接轨”的水平,迄今还是极为初步的,尽管有少量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上仍然“滞后”。逻辑学是如此,逻辑哲学也是如此。国内学界的逻辑哲学研究仍基本局限于西方学界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经典逻辑背景下形成的研究视域与水平,对于70年代之后在上述逻辑科学新成果的推动下,在逻辑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新成就缺乏深入系统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可能世界语义学背景下所形成的新成就虽已有所探讨,但仍主要局限于一些相关问题的分立把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二是尽管已有少量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对于情境语义学的重大意义与哲学价值迄今仍未引起广泛重视与研讨,其研究仍未走出“启动”阶段;三是对于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研究大多限于理论本身的程度不一的介绍与评论,而对于建立在这些新型理论基础之上的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的研究,则仅限于一些零星的介绍与讨论。这项成果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深入系统地把握与研究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逻辑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诸多最新成就,全面考察了其与逻辑学本体最新成就的深层互动和系统关联,在此基础上研讨了上述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力图推动我国逻辑哲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并向纵深发展。

  成果所采取的研究与论述路径是: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与把握在上述新型逻辑理论出现之后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西方学界在这些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就;对这些新成就做出深刻独特的评析,在比较中探讨各家各派在相关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影响力及其存在的缺陷,在扎实深入的专题研究基础上,探讨这些成就与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从而把握当代逻辑哲学研究的主动脉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方向。

  成果共分10章:第一、二章是关于西方学界在可能世界语义学背景下逻辑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的系统把握与深入研讨,第一章侧重于模态哲学研究,第二章侧重于可能世界语义学所带来的关于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的新视域与新成果的研究;第三章系统把握与深入研讨了情境语义学的创立所引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及研究成就;第四章则着重探讨情境语义学所带来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转向,包括情境语义学在解决语义悖论方面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关于悖论的一般方法论研究的兴起;第五至九章则是对非经典逻辑学科群中几大重要分支所引发的哲学问题及其研究成就的探讨,即关于认知逻辑、道义逻辑和亚相容逻辑的哲学研究,其中特别贯穿了作者曾长期探索的有关逻辑悖论与解悖方案的研究,凸显了西方学界在与上述几大逻辑系统相关的悖论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待解决的问题;第十章则是关于同一时段西方学界在当代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的研讨。

  作为一部典型的思想史研究专著,这项成果不但较好地实现了对于相关研究论题的系统而深入的把握,而且在史论两方面都提出了富含启发价值与解题功能的学术新见。其突出特色是通过学术史的把握真正走到专题研究的“前沿”,探讨相关论题上当代西方学界各家各派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后得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学术新见有些是对以往某种学术观点的新的支持,更多则体现在各章讨论具体问题时引出的新观点、新见解、新论证;更为重要的是,成果体现了作者经多年研究对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独特而新颖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这首先体现在其中对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当代逻辑哲学一系列问题上的解题功能的系统把握与探究,同时也系统地揭示出了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局限,凸显了情境语义学出现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新的解题功能,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探讨与论证。

  成果对当代逻辑学和逻辑哲学发展大势,即由“由情境迟钝走向情境敏感”之趋势作出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新论证,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各种情境迟钝的逻辑学与逻辑哲学理论仍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功能。在各种非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方面,既通过历史考察凸显出各种非经典逻辑出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对它们与经典逻辑的“互补”机理做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论证。这些分析与论证表明,非经典逻辑与经典逻辑之间、作为经典逻辑的保守扩充的非经典逻辑和作为变异逻辑的非经典逻辑之间,都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互斥的“择代”关系,这些新工具都是为解决以往的逻辑系统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做出的补充性推展,这既鲜明地体现在成果对认知逻辑与道义逻辑的哲学问题的探讨之中,也特别体现在对亚相容逻辑这种最具“革命性”的异常逻辑之提出的哲学动因的批判性考察之中:成果否认了亚相容逻辑学者刻画“真矛盾”的哲学动因的合理性,但仍然通过新的哲学分析为亚相容逻辑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独特论证。在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中,成果特别揭示了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机理的深入把握在解决归纳悖论等难题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表明了在由“情境迟钝走向情境敏感”的大趋势中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的“同频共振”。这些均属于在史论两方面有较大的创新性与启发性的重要结果。

  一般而言,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是在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领域发展的,但近年研究的最新进展已提出了打通“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研究的必要与重要,而逻辑哲学研究可成为这种打通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成果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具有原始创新性的“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研究纲领,是对这种“打通”工作所进行的创新性思考的结晶。

  总之,这项成果通过系统把握与精研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站在学术前沿制高点上,在史论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论证性与说服力学术新见,对推动逻辑哲学研究新的发展并发挥其应有功能,具有多方面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责编:秦华、陈叶军)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