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年度项目成果>>马列·社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成果简介

  2012年05月08日10:01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包心鉴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项目批准号为05BKS01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王韶兴、刘德军、常桂祥等。

  这项成果运用历史与现实相交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提炼,形成了具有较强创新意义的研究框架及其成果。

  成果包括导言、结语和3篇14章架构。导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经验与当代视野。统揽全局地奠定了全书的研究前提和理论基础。作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两性”: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作者认为,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形成既一脉相承又有不同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从而铸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理论体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这一本质特征,成果总结提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条基本经验: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2、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特征;强固这一根本特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宏观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者着眼现实与未来,提出须从三个方面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视野:一是要高度关注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主潮流,深入研究和平、发展、合作时代主潮流下和全球化大趋势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和新走向;二是要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深入研究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和新走向;三是要高度关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主任务,深入研究我们党在积极回应新的挑战和考验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和新走向。导言将历史经验与当代走向融合起来加以研究和阐发,为系统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纲。

  上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纵向历史跨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探索和理论提炼,其中,着重从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条件、主题、成果、意义等4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与阐发。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主要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目标任务,着重回答和解决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南,并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这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主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目标任务,着重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基本道路。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不竭活力,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

  中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在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和系统提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条基本规律。第一,“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有机统一的过程。继承坚持是前提,发展创新是关键,只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创造既适应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的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第二,“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三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只有立足中华优秀文化这一文化沃土,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的规律。科学把握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只有既顺应时代潮流又适应中国国情,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第四,“本质统一性”与“形式多样性”有机统一的规律。本质决定形式,形式体现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在坚持本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创造多样形式,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第五,“客观需求”与“主观创造”相互促进的规律。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主观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条件,只有将客观要求与主观创造融为一体,才能正确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六,“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结合的规律。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法宝,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指向。只有将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实现路径。第七,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同时并举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着与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大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同时克服与防止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第八,“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相互支撑的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党的领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党的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这8条基本规律,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又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切合时代要求,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能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所以能在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条基本规律的提出和系统阐述,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还是第一次,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的意义。

  下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从时代新变化、国情新发展、执政新要求三个层面,比较系统地探索了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和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一是必须密切适应时代的新变化,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紧扣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回答和解决时代新变化提出的新问题。二是必须紧密适应国情的新发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紧扣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过程中的新期待,深入研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回答和解决围绕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三是必须密切适应执政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两大主题,紧扣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各种新考验,深入研究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回答和解决执政新要求提出的新问题。

  结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新成果与新体现。与“导言”相呼应,在前三篇内容即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观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起点和新的发展,着重对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进程中所获得最新成果进行总结。成果提出,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着重探讨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成果,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鲜明特点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体现,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科学内涵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就,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在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中、在当代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这样一种着眼现实、着眼未来、总揽全局、揭示规律的研究,得出结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起点,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最重要成就,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社会形态,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只要我们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动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动摇,就一定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成果特色在于,一是具有较宏大和多维的视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放到近代史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二是把历史的考察、现实的分析和未来的预见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运用了比较丰富的文献资料,提出的理论观点大多有充分的文献依据;四是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和敏感问题,都作出了实事求是和旗帜鲜明的回答。

(责编:秦华、陈叶军)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