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年度项目成果>>马列·社科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0日15:11  

  兰州交通大学曹富雄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7XKS00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桑维军、郭淑兰、朱进有、李发展、王璠、刘雄旺、荣之君、何红彬等。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整体的历史考察、逻辑梳理和价值定位,旨在寻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该成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就历史发展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大致表现出“一个铺垫、两次飞跃”的“三部曲”历史演变轨迹。其中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萌发和初步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历史铺垫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就发展原因而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条件。

  就总体特征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反映了指导思想的相通性、基本国情的阶段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实践基础的动态性、时代课题的嬗变性等“历史背景”特征,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与发展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等“演变过程”特征,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理论内涵”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逻辑梳理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既涉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内容,也涉及“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首要方面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回答。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至少有五次: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初步系统化过程中的提问;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的提问;第三次是第三国际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的提问;第四次是战后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对抗中的提问;第五次是在“苏东剧变”后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的提问。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从总体上作了“本质—特征”说、“结构—功能”说、“发生—命运”说等不同层面的应答。总体说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提问和不同应答,至少表达了提问者和应答者纠正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倾向、寻求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探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的理论诉求。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回答。为什么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其必要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这方面体现的是“客体决定论”回答;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客观性的理论自觉程度,这方面体现的是“主体选择论”回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其可能性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真正坚持“学以致用论”与“坚持发展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学风问题本质上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学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学风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三、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价值定位

  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

  具体而言: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为主要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重要历史铺垫。一是比较全面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二是比较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既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基本信念,也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基本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概括起来,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是在理论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篇章。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观的层面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观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层面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但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二是在实践上,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在革命的层面上,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在建设的层面上,引导中国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基础。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大阶段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性和现实指导性,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世纪发展。从理论突破性的层面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既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创建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它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从现实指导性的层面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先导,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奠定了它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世纪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追溯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高潮迭起。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巴黎公社建立、从巴黎公社失败到第二国际破产、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从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到苏联解体、从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今,其间三次高潮与两次低潮相互交替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马克思主义在付诸实践中具体化、在具体实践中多样化、在多样化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走向日渐明朗。

  正视现实,马克思主义发展有喜有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天地宽,尤其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国际环境将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处境难。马克思主义不仅面临着外部生存环境的考验,而且要解决内部出现的诸多差异和分歧,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由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种种实践结局和理论迷雾。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马克思主义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在“就事论事”的经验主义和“就题论题”的教条主义这两个极端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生存和发展。

  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发展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何去何从,说到底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涉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知识,也是一种科学思想,还是一种科学方法,更是一种科学精神。在此意义上,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程;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工程;提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用工程;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魂工程。

  该课题的学术价值在于: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的比较中分析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演变,从本体论、实践论的统一中梳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总结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界定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把握中寻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从而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空白,为更加有效地回应当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