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1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四十六: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和考验研究

  2012年06月06日11:04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2年1月12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和考验研究”(批准号:11&ZD068)开题论证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同济大学丁小强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张明军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靖北教授、何立胜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课题立项情况、研究思路、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等进行了研讨并做出安排。

  项目首席专家刘昀献教授首先介绍了课题立项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有关要求,概述了课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他指出,本课题要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为切入点,以提高我们党应对执政风险和考验的能力为主线,从历史经验、现实考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理论,总结中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经验教训,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新变化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风险,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的理论、路径和方法,构建提高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的理论框架和长效机制。课题研究立足于理论和实践创新,争取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开拓思路,辩证看待执政风险,加强对执政风险二重性的研究。执政风险并不总意味着危险,也潜藏机遇。执政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危险性;但如果能够科学应对,可以化险为夷,成为党自身建设、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二是加强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的研究。化解执政风险,关键在于提高党应对执政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对核心能力、相关能力的界定,以及党要有效应对执政风险考验需要强化哪些能力建设,如何增强全党驾驭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如何将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能力建设与现阶段党的历史任务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等问题的研究,探索提高我们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的途径。

  三是建立党在当代面临执政风险的评估体系。我们党在当代面临的执政风险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风险程度如何?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课题应在理论分析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指标体系、方式方法,对此进行客观阐释并作出科学评估,为我们党提高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能力提供依据。

  四是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机制研究。本课题将立足于提高应对执政风险能力,对建立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和长效机制做出大胆设想和尝试,在严密论证、试点实践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体制机制建设框架或方案。

  与会课题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作了进一步研究探讨。

  华东政法大学张明军教授认为,重大课题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加强针对性,抓住我们党面临的现实风险,以及如何应对实际的风险进行研究。课题研究应立足国内,立足当前的实际,立足现状。要弄清新的历史条件是什么?面临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同时视野要宽,要认清国际国内的风险。国际上苏共失败的教训、西方的颜色革命、西化分化的风险要重点考虑,国内的分配差距、群众利益要重点关注。成就要肯定,危险不要回避。

  同济大学丁小强教授认为,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过去经历了很多风险,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了,这说明我们党有自我调整能力,所以首先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很多,但内部风险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的条件。因而对于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应该主要分析党内面临的风险,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行科学分类,在这方面对现象的描述很重要。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刘靖北教授指出,首先要确定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然后再通过考察我们党的历史,总结出我们党到底有哪些应对执政风险的能力,确定我们应对执政风险需要提高哪些能力。要对应对执政风险的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进行科学界定和表述,要经得起推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何立胜教授指出,建立应对执政风险机制,必须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在提高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的机制建设方面,应突出可操作性。一要明确建立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机制的原则;二是重点研究提高应对执政风险考验能力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三是对应对执政风险的预测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机制、风险处理机制、保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我们党应对执政风险考验的能力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在各位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刘昀献教授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要研究如何应对风险,首先必须弄清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在客观分析风险的主要来源,深刻认识执政风险与党的自身建设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防范和化解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险和考验。随着所处内外环境、历史方位和肩负任务的变化,党在当代面临的执政风险更加严峻、领域更加宽泛,既有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改革开放领域的风险,也有来自全球化领域和自然界领域的风险。

  虽然风险来自多领域多方面,但从风险源看,不外乎是两种,即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内源性风险是因党自身问题引起的风险,外源性风险是由党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党面临的执政风险主要是内源性风险,因为我们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掌握公共权力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是当代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政党无法比拟的。党强则国盛。只要党自身肌体健康、足够强大,就可以化解各种风险,包括来自自然界和国际领域的风险;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历史事实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各子课题负责人最后达成了共识,以首席专家的思路为基础,积极开展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会议还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

(责编:秦华、陈叶军)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