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1年重大项目(第一批)开题报告之五十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2012年04月06日17:06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3月9日上午,由上海体育学院戴健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基于服务型政府与体育强国建设视角” 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出席开题论证会的专家有: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张剑司长,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教授,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友梅教授,天津体育学院原院长李宗浩教授,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博士。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以及部分教师、博士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席专家戴健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特色、预期成果等。该课题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核心,紧紧抓住“服务型政府和体育强国建设”这条主线,围绕“为什么要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怎样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四大问题,紧扣“中国特色”和“应用指向”两个着力点,通过文献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等方法,揭示和厘清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瓶颈、问题和矛盾,构建中国特色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并提出总体规划。课题设立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与启示、国外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与运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组织建设、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政府绩效考核与监管以及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等九个子课题。研究将采取组织校内外专家通力合作、集体攻关的方式完成,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和学术专著。

  与会专家围绕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价值,开题报告创新点多,目标明晰,技术路线可行,研究方案具有较强操作性,同时针对报告中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宋继新教授认为,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很大,找准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软肋。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既要体现普适性,又要具有中国特色,要做到普适性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与结合,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认同度。建议要更加重视文化的含量,进一步提升课题的战略高度,以民生问题为出发点,提高政府和社会关注度。李友梅教授指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了解现实的基础非常重要,要确立研究的起点,把为什么要建,建成什么样,当前面临的现实基础是什么等问题阐述清楚。此外,她还进一步建议聚焦研究内容,突出重点,理清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理念,找准服务体系的核心。郭蓓博士认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不但存在东西差异,还存在城乡差异,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如何兼顾不同层级地域之间的差异是重中之重,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统筹全国,又要兼顾地方政府的实际。李宗浩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阐明服务型政府和体育强国建设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深层关系,将服务型政府怎样提供和保证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的程度、提供的范围以及财政投入等问题论述清楚;第二,进一步理清总目标与各个子目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子课题;第三,进一步明确课题组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

  张剑司长代表专家组做总结发言。首先他指出,各位专家从课题的选题、总体框架的设计以及承担单位的重视等角度对本课题有一个非常积极的评价,同时,大家都对课题的进一步实施提出了非常重要和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提出较晚,概念提出之前也缺少相关的实践,理论支撑相对薄弱。在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转型过程中,除了体制性障碍以外,其理论准备也不够充分,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难度很大,这也正是课题组要在下一步解决的重点问题。建议总课题组与国家体育总局的职能部门以及全国不同类型地区的体育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戴健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与会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并表示课题组一定会认真梳理总结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创新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